热射病患者开口说话了 苏醒后第一句话是我饿
AA
温州网讯 记者昨从温州市人民医院了解到,热射病患者李师傅的情况已好转,能开口说话了,但不排除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还需留院观察。
患者儿子:父亲在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真是幸运
李师傅今年59岁,在市区双屿一家鞋厂当清洁工,7月29日下班后晕倒在地,被送到医院时体温41.7℃,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坏、横纹肌溶解等症状。医生诊断,李师傅得了热射病。
昨天记者在市人民医院急诊室见到了刚刚恢复意识、正躺在病床上休息的李师傅。医生说,李师傅的生命危险系数已大大降低。他的体温降到38℃以下,基本控制在37.5℃。呼吸衰竭、心肌损害、横纹肌溶解等症状都呈现好转迹象,也逐渐恢复了意识,已经不需要插管了。
本以为爸爸只是中暑,但将他送到医院时,医生说这是热射病,挽回生命的概率只有五成。当时我都急哭了。在病床边照顾父亲的小李声音略带哽咽,他说看到父亲如今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还能含糊地开口讲话,真是幸运。
从7月29日住院至今,李师傅一直没有进食,只靠输液维持。昨天,他一苏醒过来,便对儿子喊我饿。小李说:大概太久没吃东西了,爸爸情绪有一点不稳定。不过医生说现在还不能进食,我也只能照做。医生说,热射病患者要在拔掉插管之后72小时才能适当进食,同时观察其胃肠道反应,若没有消化不良,再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
李师傅一家人是四川人。到温州后,李师傅去双屿一家皮鞋厂的车间工作。小李说,他父亲身体一直很硬朗,没想到因为连日高温,加上鞋厂的工作车间没有安装空调,把父亲一下子击倒了。
医生提醒:区分是否得热射病,体温变化不是唯一标准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医生介绍,区分是否得热射病,并不是单一以体温变化为标准。得热射病的人,体温一般会升到40℃以上,同时还伴随着肠胃胀气功能紊乱、瞬间失去意识、痛性痉挛等症状。如果同时出现上述症状,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就诊。
市人民医院有关人员介绍,每年的7、8月,该院每天收治中暑患者20多人,但大部分中暑患者都是外地来温人员,须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对于这一群体,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盐分,衣服尽量以浅色为主;工作三个小时以上时,应适当休息一下。而对于普通市民,要尽量避免高温直射,注意保持环境通风。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患热衰竭、热痉挛甚至热射病,在高温天,市民应重视防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