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接诊多例热射病 7人因高温中暑死亡
浙江接诊多例“热射病” 7人因高温中暑死亡2013-08-02 15:43:37 杭州网 2日,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厅获悉,2013年截止7月31日,浙江省共报告高温中暑病例758例(轻症中暑646例、重症中暑112例),死亡7例。
记者了解到,由于天气炎热,重症中暑——“热射病”因此进入民众视野。
根据媒体报道,全国部分地区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温,部分地区甚至刷新了气象记录历史极值,不少地方均出现了热射病。
日前,记者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一”)等省级医院了解“热射病”及病患的收治情况。
记者从浙医二院急诊中心了解到,从7月28日至31日,急诊中心已收治“热射病”重症病患5例,其中有4例是50岁以上的老人,1例是40岁左右的青年人。
浙医二院急诊中心主任张茂向记者介绍道,这5例“热射病”患者被送进医院时全部是昏迷的状态,虽然通过院方抢救后,病患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目前仍属于病危状态,并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
浙一普通内科主治医生肖党生告诉记者,即便是在普通医疗科室,他前前后后也接收了因高温天致病的各种病患,不过得“热射病”的人数不多。
问及“热射病”的发病原因,张茂告诉记者,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张茂表示,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命令人体通过排汗来维持正常体温,但持续排汗可能引发汗腺功能衰竭,体内温度积蓄到一定程度又会损伤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当体内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时,人体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衰竭。
据张茂介绍,“热射病”患者的症状一般有: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40%至50%。
针对热射病、轻症中暑等病患的急救措施,肖党生建议,如果遇到高温下有人昏迷的情况,要立刻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采取降温措施,而后可以往病人身上浇凉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要给中暑病人补充大量水分,因病人体内的盐分丢失,最好能给他们喝一些淡盐水。
针对浙江省高温天气的防御工作,浙江省卫生厅表示,7月下旬,浙江省卫生厅在卫生系统2次发布预警短信,部署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按照《浙江省防汛抗台抗旱应急预案》和《浙江省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规定,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准备,认真落实好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8月初,浙江省卫生厅应急办还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加强对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监测报告与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并做好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工作。
(原标题:浙江接诊多例“热射病” 7人因高温中暑死亡) 来源:中新网作者:编辑:吴泽宇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