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老年黄斑变性白皮书在京正式发布

发布日期:2014-11-26 22:36:10 浏览次数:1595

http://www.qianlong.com/2013-05-31 07:40:56来源:千龙网

千龙网讯 5月30日,第18届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眼科视界》杂志携手搜狐健康频道联合发起了针对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老年黄斑变性的公众认知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编撰发布了全国首部基于网络调研的《老年黄斑变性白皮书》,用以提升公众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帮助他们及早发现病情,指导检测、就医和治疗。

人们对失明恐惧超过死亡 却有7成公众不识黄斑变性

本次老年黄斑变性公众认知调研问卷共设计问题14题,内容涉及老年黄斑变性的疾病常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由《眼科视界》杂志对问题的科学性和科普性进行指导和监督,问卷网络发布为期45天,共吸引6000余名网友参与,在调研参与者的构成方面女性占到60%,82.6%的被调者年龄在30-59岁之间,60%调查参与者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此次调研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是,在被问到在死亡、失明、行动障碍及失聪四个由疾病造成的后果中,哪两项是公众最难以接受的这一问题时,72.5%被调查者选择了失明,而选择死亡的人群仅占32.7%, 由此可见人们内心对失去光明的恐惧程度甚至超过了死亡。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教授在解读这一数据时谈到:“死亡是疾病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而失明是最令人恐惧的残障。”

老年黄斑变性是引起50岁及以上人群重度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成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之一。然而,调研对疾病认知方面的数据显示,公众和患者对老年黄斑变性这位隐藏在身边的杀手的认知远远不足,当被问及是否了解黄斑变性的症状时,68%的人群表示不清楚黄斑变性的症状,更有近六成被调人群误认为黄斑是眼睛里长出的黄色斑块或从未听说过黄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孙晓东教授指出:“近六成人群对黄斑的误解让人心痛,事实上,‘黄斑’并不是‘斑’,它是眼底视网膜上一个正常的生理区域,集中了大量的视功能细胞。黄斑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病状。而自认为了解黄斑变性症状的人群中, 八成以上仅认识到“视力下降,看到的物体模糊不清”的症状。但这其实并不是老年黄斑变性特征性的症状,也不是黄斑变性的唯一症状,如果仅靠这一症状识别黄斑变性,容易造成混淆疾病,延误就医。

在就诊方面,调研数据显示,74%的公众在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扭曲,中心暗点,失去色彩”等症状时,会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医。 然而,陈有信教授谈到,“虽然调研显示公众的就诊意愿良好,但临床上我们尚缺乏实际数据支持这一调研结果。在门诊遇到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大多数是已发展成为中晚期,已造成视力不可弥补的损失时才前来就医,作为医生,最痛心的事就是眼睁睁看着患者本可以保住的视力因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就诊而丧失视力。”这一现象表明,尽管公众具备及时就医的良好意愿,但是很多患者尚抱有侥幸心理,遇到疾病是缺乏真正的行动力。一旦老年黄斑变性由干性进展到湿性,由早期发展成中晚期,不仅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也为患者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唐仕波教授进一步谈到:老年黄斑变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混淆。具有隐蔽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因此,早发现、早检测和早治疗,为及时有效地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最大程度维持和提升现有视力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AMD国际联盟建议55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一次眼底检查,唐仕波教授提醒患者,“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需前往大型正规医院,咨询眼底病专家,进行眼底镜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最终才能确诊是否罹患老年黄斑变性。”

高危因素认知不清晰 公众对老年黄斑变性治疗信心不足

调研中被访者在回答关于黄斑变性的高危因素的问题时,仅20%的被访者认为黄斑变性与吸烟有关,选择吸烟这一危险因素的数据排在最后一位,人数最少,且远远低于其他几项高危因素,这一数据提示公众对于吸烟对黄斑变性的影响认知非常不清晰。陈有信教授解释道:“事实上吸烟是目前最确定、最直接、证据最多的老年黄斑变性致病因素,吸烟者人群患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风险可增加2-3倍。因此,加大对公众的全面科普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孙晓东教授介绍说,调查结果显示仅12.5%的受访者认为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不仅能控制病情,还能提升视力“,而近8成公众认为仅仅能控制疾病进展或根本没有治疗方法,这一数据表明公众对于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信心严重不足。

唐仕波教授进一步介绍到:2006年以前,全球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的确几乎束手无策,临床上主要依赖光动力疗法和激光等治疗手段稳定病情,难以改善视力并且容易复发。但是近几年,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疗法已被多个国际临床指南推荐为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方案,以雷珠单抗为代表的抗血管新生药物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性,不仅可以实现阻断疾病进展,更可以实现视力的提高,帮助患者重获光明。国际和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也证实了这种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有信教授则强调,抗血管新生药物是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对操作医生资格和操作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目前,具备国际规范诊疗水平的眼底病诊疗示范中心已在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建立,呼吁广大媒体朋友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做好老年黄斑变性的科普和规范治疗工作,共同提升公众对老年黄斑变性治疗信心不足的现状。

在谈及《老年黄斑变性白皮书》时,陈有信教授介绍到:国外做过有关大量黄斑变性认知的各类调查,得到了很好的数据,对于推动老年黄斑变性认知度的提高,和疾病的防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数据相对缺乏,因此,不清楚公众对老年黄斑变性的认知情况,也就很难说服社会公众对该病严峻形势的重视,更难说服卫生政策制定者采取尽可能的措施来帮助老年黄斑变性患者战胜疾病。尽管老年黄斑变性公众认知调研是基于网络的调查,可能不够科学,但它所带来的信息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老年黄斑变性的认知情况。根据调研显示目前的现状, 我们为患者和公众编写了《老年黄斑变性白皮书》,内容涵盖了老年黄斑变性从起病、诊断、到治疗和康复各个方面的科普知识,这一本小小的册子,承载着广大眼科医生对于改变老年黄斑变性认知现状的重托。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老年黄斑变性及其预防、规范治疗的参考手册,并引起大家对老年黄斑变性的重视,能够帮助患者的及早发现,及时就诊,留住视力。

编辑:vivi(QN003)

打印推荐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