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重庆首例变性手术

发布日期:2014-10-14 22:51:34 浏览次数:1600

男友昼夜呵护

记者看到,小波的大腿下垫着一枕头。见记者疑惑,她解释说:“垫高下身,是减小下身伤口的压力,帮助伤口尽快愈合,头上没有枕头,也是为了分担压力的。”

小波满脸幸福地说,这几天,男朋友天天陪伴和照顾,“白天还好,晚上人一疲倦很容易睡着,他就调起闹钟,每三个小时起来倒尿,真的辛苦他了!”

研究变性年余

陈波告诉记者,“我从2004年初起,就开始在互联网上搜寻变性人的各种资料,一个是为自己变性做准备,也了解其他变性人的心理。”

“通过查阅,知道了异性癖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几乎所有患异性癖的人都在小的时候就认定自己的性别是心理的性别,而非现实中的性别。不管年龄多大,他们一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变性,否则就会出现自杀和自残的后果。”小波说,“我一开始就接受媒体采访,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做个公众人物,为变性人担当‘宣传大使’,以争取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见习记者

封璟)

9月12日是陈波接受变性手术后第二天,出院后的生活会咋样?目不识丁的陈母希望她今后生活幸福,专家则称,变性人必须经历生理、心理和命运转变过程,其间最渴望理解和宽容,方能写好完整的“人”字。

昨日下午,武警总队重庆医院,陈波病房紧闭。院方禁止媒体记者接近陈波。据说,陈连日接受采访,迫切需要休息。该院负责衔接媒体采访事宜的新闻发言人殷勇介绍,陈波何时出院,暂无法估计。变性是否成功,除性别变更外,变性者自身心理因素至关重要。换言之,陈波康复后能否融入社会?社会能否接受他?将决定其命运。

陈波未变性前在潼南县农业局工作。昨日来自该局的说法是,欢迎陈波出院后回单位上班,同事不可能排斥她。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同事说,一想到曾是异性的陈波现在成了同性,“总感觉怪怪的。”

陈母蔡大英今年46岁,未读过一天书,陈父只读了小学二年级。上周五知道儿子要变性,陈母哭得死去活来,因陈波不能传宗接代了。经邻居和街道热心人劝慰,渐渐,陈父母也“无所谓了”。

“娃儿是生了病(易性癖)的人,熬到现在不容易……这几天,左邻右舍都不问我,他们晓得娃儿变性的事,怕我们担心……我理解娃儿,只要他幸福,啷个都好。”蔡说。

[1] [2] [3] [4] [5] [6]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