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甲型H1N1流感防治基本知识

发布日期:2014-11-07 18:38:43 浏览次数:1595

多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轻微,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流感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就是通过空气和飞沫)。通过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的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人群中的易感者吸入后造成感染。另外,流感病毒还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播,其中通过手的接触为重要传播环节。

人群普遍对流行性感冒易感。但是体弱多病者、年长者和少年儿童更容易被感染。流感病毒经常会发生变异,所以,即使前一年得了流感的人,第二年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一是妊娠期妇女;二为自身具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自身抵抗力较弱的,比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和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三为肥胖者;四是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和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做好个人防护,多运动,常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5个建议很重要:就是勤洗手、捂口鼻、避患者、勤通风、少扎堆。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比如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全省肌肉痛、乏力等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有症状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一般分为: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处理方式也不相同。

对轻症甲型流感患者,建议进行居家隔离治疗,要求其在7天内进行居家休息和隔离治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包括上学、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或参加公众活动。如确需外出(包括就医),必须戴口罩。

对于对重症患者,如:体温达到38℃超过3天、且有咳嗽剧烈、呼吸困难、有肺炎等症状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应及时戴口罩,乘载专用交通工具,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1.家庭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家庭成员和实施医学观察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减少接触。

2.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家庭内保持通风。其使用后的卫生间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3.医学观察对象不能或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4.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做好记录。出现体温超过37.5℃或有流涕、咽痛、鼻塞、咳嗽、头痛、肌肉痛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向所属区县疾控中心报告。

5.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观察期间饮食要清淡,充足睡眠,适当的室内锻炼,不吸烟不饮酒,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经常使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洗手,单独使用生活用品、用具,不与家人共用,同时单独进餐,餐具用后须消毒。

7.医学观察期限为7天,指与病例或其分泌物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无发热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可解除医学观察。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