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患者上网对号入座吓自己
小腿浮肿,便怀疑是严重肾炎,反复拍片检查;肠胃不舒服,对照着网上描述,认定自己得了胃癌;突然心慌,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近年来,“疑病症”群体悄然出现,他们身体偶感不适后便通过上网查询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是“重病号”而四处求医。
病例:男子一年做100多次B超
32岁的黄新(化名)一年前开始胃口越来越差,经常抱怨“吃不下”。到附近的社区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其有浅表性胃炎,开了点药,叮嘱他规律饮食即可。黄新服药后觉得毫无疗效,于是上网搜索,发现自己的症状和胃癌每一条都对得上,他惴惴不安地来到另一家二甲医院要求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可他还是不信,又到其他几家三甲大医院检查……一年来,黄新做了100多次B超,还尝试了针灸和中药。
专家:转移对健康的关注
“总怀疑自己得了重病,要求做各种检查,检查显示没病还不相信,这是‘疑病症’的一种典型表现。”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何晶介绍,“疑病症”的患者会反复就医,医学检查和医生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近年来,医院常能接诊到这类患者,有怀疑自己患胃癌的,有怀疑自己得心脏病的,有怀疑自己得肾炎的。
但是,“疑病症”患者接受心理咨询的却不多,他们常会把网上描述的症状跟自己的感受加以对比,越看越像,自己吓自己,反复辗转于消化科、神经科、中医科。这些患者大多具有多疑固执的个性,平时谨慎、敏感,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就十分紧张。为了查出病因,他们会频繁地更换医院和专家反复检查。
何晶表示,目前对“疑病症”以心理治疗为主,再辅以药物治疗。对于躯体长期出现不适感,做过全面检查却没有查出问题的人,可去医院的心理科看看。何晶建议,“疑病症”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培养乐观情绪,提高生活信心。不妨尝试养花、钓鱼、下棋等业余活动,分散对身体健康的高度注意力。还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焦虑、郁闷、压抑等不良情绪。家人也应对其多加关心,多沟通也可缓解不良情绪。(本报综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