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发布日期:2014-10-24 18:56:12 浏览次数:1595

2.妊娠期腹壁肌肉松弛,阑尾被子宫掩盖而远离腹壁,加上增大的子宫使腹壁抬高,壁层腹膜被撑开,腹膜不易受到炎症阑尾刺激而使典型的腹部体征不明显。

3.妊娠期体内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多使阑尾局部防御及自行局限机制受影响,促进了炎症的发展,加之盆腔血管丰富、充血和炎症易随血行扩散,增大的宫体又阻隔了阑尾并使网膜相对较短并移位,将网膜推向上腹部使炎症阑尾位置上移时感染易在上腹部扩散,而不易被网膜包裹局限,因而妊娠期阑尾炎发展快,并发症多。

急性阑尾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阑尾炎早期阑尾充血水肿,炎症仅局限在黏膜层,为单纯性阑尾炎;以后炎症进一步发展,阑尾高度充血,肿胀明显,阑尾腔可见溃疡及黏膜坏死,有小脓肿形成,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后期部分或整个阑尾全层坏死,呈暗红色或黑色,如合并穿孔,炎症局限,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1)腹痛:大多数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时转移性腹痛这一固有的规律不变,腹痛往往先从剑突下开始,延及脐周,数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后,转移至右侧下腹部。一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妊娠早期,阑尾炎的症状与非妊娠时相似,妊娠中后期,由于妊娠子宫的增大,阑尾的位置发生改变,孕妇疼痛的部位可达右肋下肝区或右后腰区,疼痛可能较非孕期轻。

(2)其他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些患者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乏力

2.体征 妊娠期阑尾炎的压痛点可随子宫的增大而不断上移,妊娠早期,右下腹麦氏点处,有压痛和反跳痛,伴有肌紧张。如阑尾发生坏疽或穿孔,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出现相应体征。妊娠中晚期,压痛点可偏高,腹部反跳痛和肌紧张等不明显。如伴有阑尾周围脓肿,可触及包块,并伴有压痛。由于压痛部位可因子宫的掩盖而不清,可采用以下方法协助诊断:①Bryan试验:可作为区别阑尾炎与子宫疾病的可靠体征,具体方法是嘱患者采取右侧卧位,妊娠子宫移至右侧而引起疼痛,可提示疼痛非子宫的疾病造成;②Aldel试验:病人平卧,检查者将手指放在阑尾区最明显的压痛点上,然后嘱咐病人左侧卧位,子宫倒向左侧后,如压痛减轻或消失,说明疼痛来自子宫。如压痛较平卧位时更明显,则阑尾本身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妊娠期阑尾的解剖生理学特点,发病时腹痛症状可不典型,腹部体征又不明显,使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Mourad等(2000)报道,在妊娠早期术前诊断正确率可达77%。但妊娠中晚期只有57%,约有20%的孕妇在阑尾穿孔或并发腹膜炎进行手术时才得到确诊。妊娠期阑尾炎病程发展快,阑尾穿孔、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孕期,妊娠晚期穿孔率、坏死率又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文献报道非孕期阑尾手术探查穿孔率约为15%,妊娠早、中期达到31%,妊娠晚期可升至69%,因而妊娠期阑尾炎早期诊断是关键。诊断时须注意详细询问病史,早期妊娠时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与一般病人相同,但对阑尾炎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应注意与妊娠反应相鉴别。妊娠反应以空腹时较明显且无腹痛症状;妊娠中晚期时腹痛症状及阑尾部位压痛常较高;临产期更应重视患者的症状和腹痛部位与宫缩痛相区别。

血白细胞计数 正常妊娠期白细胞在(6~16)×109/L。分娩期可高达(20~30)×109/L。因此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帮助不大。如白细胞持续≥18×109/L或计数在正常范围但分类有核左移也有意义。

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呈多层管状结构,准确性与非孕期相同,且方便安全,但以妊娠前半期诊断效果较好,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盲肠移动使检查有一定困难。

腹腔镜检查对疑有阑尾炎的患者既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又可行治疗,国外文献报道对疑有阑尾炎的非孕妇腹腔镜检查是普遍的而且安全的,但对妊娠期阑尾炎,多数人认为腹腔镜对妊娠中期前患单纯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尚无穿孔或脓肿形成时是可行的,并可进行鉴别诊断,但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母婴造成危害,晚期妊娠因子宫过大,暴露困难,对母儿有一定危险性不宜使用。

临床医师在对妊娠期急腹痛的患者进行诊断时,必须掌握妊娠期阑尾炎临床表现的特点,并与妇产科疾病如早产、临产时的宫缩痛、附件扭转、黄体破裂异位妊娠、胎盘早剥、子宫肌瘤变性、圆韧带综合征等相鉴别;在孕妇有上消化道症状及上腹痛时尚须与上腹部内外科急诊相鉴别,如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肠梗阻、右侧输尿管结石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1.卵巢肿瘤蒂扭转 多见于妊娠早、中期及产后,常有下腹部包块史,表现为突发性、持续性下腹痛,如肿瘤血运受阻,肿瘤坏死,可有局限性腹膜炎表现。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囊性或囊实性包块,有触痛,B超可明确诊断。

2.异位妊娠破裂 应与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鉴别。病人停经后可有小量不规则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和肛门坠胀感。双合诊检查,宫颈举痛明显,后穹隆可饱满、触痛,右附件区可触及包块,B超显示盆腔内有液性暗区,如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即可确诊。

3.右侧急性肾盂肾炎 起病急骤,一般寒战后出现高热,疼痛始于腰胁部,沿输尿管向膀胱部位放射,同时伴有尿痛尿频尿急膀胱刺激症状。查体右侧肾区叩击痛明显,上输尿管点和肋腰点有压痛,无腹膜刺激症状。尿常规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白细胞管型。

4.右侧输尿管结石 绞痛剧烈,疼痛部位在腰胁部,向大腿内侧和外生殖器放射。实验室检查尿中可见红细胞,X线或B超显示尿路结石即可确诊。

5.胆绞痛 多见于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多见于右上腹肋缘下,阵发性绞痛,夜间多发,可向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放射。80%的病人可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亦可有阻塞性黄疸。X线、B超或胆囊造影可协助诊断。

6.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 常有溃疡病史,一般为全腹疼痛,查体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X线立位检查多有膈下游离气体,可协助诊断。

7.胎盘早剥 应与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鉴别。胎盘早剥常有妊高征和外伤史,腹痛剧烈,检查子宫坚硬,僵直性收缩,胎心变慢或消失,产妇可有急性失血及休克症状。腹部B超显示胎盘后血肿,可明确诊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