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

发布日期:2014-10-17 06:04:52 浏览次数:1595

白内障术后出现白内障 ,是因为后囊膜混浊所致。这是一种常见的人工晶体术后并发症。通常开始于术后 6个月~ 2年。原因 ( 1)晶体前囊膜的上皮细胞沿着后囊膜的表面增生 ,这在后囊膜混浊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上皮细胞是晶体中保持增殖与分化能力的成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术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创伤 ,必然引发修复机制 ,表现为上皮细胞移行、增殖和向成纤维细胞转化。与此同时 ,晶体上皮细胞还能合成α—、β—和γ—晶体蛋白以及Ⅲ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 ,产生晶体囊膜样物质。这些物质可粘附细胞、色素和蛋白颗粒 ,并构成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支架,使之紧密相连 ,在后囊形成纤维化组织而使后囊变为混浊。除此之外 ,晶体上皮细胞还能会成产生一些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 1( I L - 1)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前者可通过诱导前列腺素 E _ 2( P G E _ 2)的合成 ,破坏血—房水屏障 ,导致炎性反应 ,如纤维蛋白渗出的细胞向后囊移行 ,导致后囊混浊 ;( 2)残留的皮质或术后存在的炎症 ,都可能造成纤维组织沿着后囊膜增生。临床表现 :患者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段时间内 ,视力又复下降。裂隙灯检查 ,可发现晶体后囊膜混浊增厚。如为晶体前囊膜的上皮细胞增生所致 ,则在后囊膜表面可见泡沫状珠弹样小体 ,称为 E l s c h i n g珠 ,以年轻者较常见 ,可能与他们的上皮增殖能力较强有关。处理原则 :对晶体后囊膜混浊的病例 ,可用激光或手术切开后囊膜。一期后囊膜切开术是指在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同时 ,作一后囊膜中央小切口 ,以期在术后如发生后囊膜混浊时 ,其视轴中央区仍保持透明 ,但由于该手术破坏了晶体后囊膜的完整性 ,并有可能伤及玻璃体 ,继而造成玻璃体脱离、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加之目前已有较为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好的 YA G激光可作后囊膜切开术 ,故一期后囊膜切开为大多数医生所摒弃。二期后囊膜切开术是指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混浊对所作后囊膜切开术。其所引起的并发症较一期切开术少 ,故在无 Y A G激光设备的情况下 ,也可用来处理术后的后囊膜混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