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颈椎病的危害与预防

发布日期:2014-10-09 12:07:57 浏览次数:160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部受外伤、劳损、风寒湿等因素引起颈椎和颈椎间盘退变和继发改变(如: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造成对脊髓、椎动脉、神经根、交感神经的压迫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侯群。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长期不良生活姿势,如:喜欢睡高枕头,躺在床上、沙发上看书,看电视及长时间操作电脑,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时间头部固定在某一个位置,导致了颈椎病发病年轻化,症状表现重,预后差的特点,临床一般分为六型:

一.颈型(又称落枕型):颈项疼痛不适。常有落枕样症状,疼痛可延及上背部,致使头颈俯仰转侧受限,少数患者有头晕头痛头昏症状。

二.神经根型:发病较急,表现有项、肩、臂、手疼痛及麻木、酸胀、肌力和肌张力减弱,肌腱反射迟钝。

三.椎动脉型: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多见于女性,主要症状有头晕、眩晕。眩晕与头颈部活动、位置有明显关系。头颈疼痛,活动受限,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甚至猝倒等脑干缺血现象。头颈部旋转原方位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四.交感神经型:枕部痛,眼窝胀痛,头晕,偏头痛,肢冷,皮肤苍白,手指肿胀,多汗,心律不齐,胸闷,心前区疼痛,阵发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眼球突出,眼裂增大,眼睑下垂流泪视物模糊,耳鸣,听力减退失眠等。

五.脊髓型:起病方式多为慢性,早期脊髓束症状明显,下肢发紧,发麻,行走困难,步行笨拙,脚着地似踩棉花絮感觉。胸腰部有束带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脊髓受压症状,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六.混合型:临床上有两型和两型以上症状同时出现的,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形成呈隐匿性,非一朝一夕而成,退变是基础,出现临床症状是诊断的必要条件。有些老年人,颈椎退变严重,但无临床不适,就不能诊断为颈椎病,有些年轻人,退变不是很严重,但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则符合颈椎病的诊断。很多人对颈椎病的后果认识不足,消极对待,就医时往往很严重,甚至错过了很好的治疗时期,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以推拿、牵引、针灸最为有效,也能够为患者所接受。颈椎病久拖不治会出现哪些严重的后果呢?

一.颈椎有一个向前凸的生理弧度,长时间颈椎病,颈椎的生理弧度会变直,甚至反弓。这样对周围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将很难逆转。另外颈椎正常活动幅度以正中轴线为准,前屈后伸各35度,左右侧屈各45度,左右旋转各30度,颈椎病因椎体退变,韧带钙化导致颈部活动范围受限,严重者侧面看人时要转动身体。

二.颈椎病退变严重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虽然椎间盘有退变但无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组成,退变从软骨板开始,软骨板逐渐骨化,其通透性降低,造成髓核逐渐退变,主要为髓核水分减少,体积缩小,导致椎间盘厚度减小,椎间隙变窄,在头颅重力及颈部肌肉的纵向收缩力作用下,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由于颈部血管神经密集,空间又小,手术难度风险大,一旦颈椎间盘突出,非手术治疗效果差。

三.有继发脑梗塞脑出血可能。人体颅内有两大动脉系统:劲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型颈椎病压迫椎动脉严重者,导致颅内缺血缺氧,血管变性,脆性增大,而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早衰现象,继而发生脑梗塞甚至脑出血。

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枕大枕小神经卡压厉害者,可致严重的偏头痛。

五.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严重者可致肢体瘫痪,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因此颈椎病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案,很大程度上防大于治,怎样预防呢?

1.多晒太阳,太阳中的红外线能照射皮肤产生一种物质:7-脱氢胆固醇,该物资能促进钙的吸收,补充活性钙制剂,保持骨质中正常的钙磷比例.2.避免长时间颈椎在一个固定位置(如低头、抬头等),调整,减少肌肉过度牵拉。

3.睡眠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过硬,同时枕头宜放在颈后部,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

4.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

5.做米字操,前屈时下颌尽力贴近胸部,后仰时枕部尽力向后背靠近,左右侧屈时耳部尽力向肩部靠拢。

6.耸肩运动,颈肩部肌肉用力,将肩部上提反复操作10-15次,可双肩同时进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