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会引起精神障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能达到老年期的人口愈来愈多,相应老年期的脑血管疾病也在不断增加。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顾晓瑛医师指出,由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也相应地增多。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脑部血液的正常供应所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可表现为神经、精神和神经心理的各种症状,一般进展缓慢,常因卒中引起急性加剧,病情呈波动性,最终发展为痴呆。
常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包括:高血压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动脉硬化所致的精神障碍、卒中后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等。
患者在早期可表现头晕、头痛,易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稳或情感脆弱、失眠或多觉,也有近记忆力的下降,可有眼底动脉硬化的征象。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错觉、幻觉,甚至可有被窃妄想,如怀疑家里东西被盗;被害妄想,如怀疑有人来迫害自己等。情感伴有焦虑、抑郁,后期会表现为情感淡漠、欣快或强制性哭笑。严重的会出现兴奋冲动、自伤、伤人等行为。
出现早期症状的病人,家属往往容易忽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有脑血管疾病时,家属应关注病人的精神状态。如有精神异常表现时,应尽早到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徐晓蓉华琳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