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致人死涉事学校仍招生
欣欣父亲齐先生转述女儿的话称,事发当晚的训练,从晚上9点开始,两个孩子做了两个小时的“前倒”和“后倒”动作。后来,欣欣感觉到全身疼痛,呼吸困难,想去医院,但是并未获得许可。她将自己的脖子和手上划出了血,才被老师送往医院。在训练过程中,玲玲向老师包括过往的老师求救,趴到那,称“别罚我了,我受不了了,以后我不会犯错了”,一开始还喊,摔着摔着没音了,在地上躺着,一个老师过去看,出血了,另外一个老师和马老师又过去看,认为她装死,又往她嘴里灌水。
事件发生之后,死者家属立即报警。接受此案的十八里河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一中队指导员张新锋称,据了解,5月19日上午,玲玲在训练中“前倒”动作没有过关。当晚9点左右,其心理辅导老师马艳飞让其在宿舍楼前做“前倒”动作加训。加训地点在宿舍楼前的两棵松树之间,土地已被踩得坚硬。
“老师们说,玲玲不愿意做,不听话,痛感较强一些。”张新锋说,3名教官和一名孔姓副校长参与到玲玲的“加训”中,“(他们)用脚绊着玲玲的脚,再用手推(她的)肩膀。
从当晚9点左右到11点多,玲玲都在加训。“晚上11点多,玲玲趴在地上不动,有人说听到了她类似于打呼噜的声音。”随即,她被抬到宿舍。张新锋说,宿管称听到有学生说“别打呼噜”的话,到宿舍查看,发现玲玲嘴角有血,嘴唇和面部颜色不正常。
向校领导汇报后,凌晨零点多,玲玲被送到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最终没抢救过来。警方称,院方出具的相关证明显示,玲玲为“院前死亡”。
该校一名男生表示,当晚9点半左右,他看到“两名女生在做‘后倒’,其中一名女生被几名男老师‘抬着’做,女生一直惨叫,晚上10点半就寝时,整栋宿舍楼都能听见惨叫声”。他称,他没看到老师和学校负责人进行制止。
事件发生后,不少家长已经将自己的孩子接回家。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搏强学校却仍在继续招生。记者在该校网站上看到一则发布于6月7日的搏强军事拓展夏令营招生简章。简章称,将通过30天及50天的特训,帮助孩子实现更好的心灵蜕变,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完成自我认知,改善不良心理习惯。其中,30天特训收费6000元,50天特训收费10000元。
上周四,记者以咨询的名义,来到郑州南四环外200米处的搏强学校。因一时找不到,向附近群众打听,他们说,学校就在路口,只是当初悬挂的校牌被摘掉了,因为前不久出事了。而学校一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说,摘掉牌子,是因为学校在整修操场,“没做好呢,做的不锈钢的,以前是木质的,没挂。挂上去太短,这门又升了升”。
招生负责人介绍,“现在就是50多个学生,跑不给他机会,翻墙都不给他机会,老师都在教室。晚上保安都值班,一道门二道门三道门,上卫生间都要打报告啊,两分钟不出来保安就过去看,不给他单独行动的机会”。
为了证明学校的教学效果,招生负责人还找来一名学生谈培训感受。这名学生称:“跑跑步训练训练队列,星期六星期天组织打打篮球,拔河之类的,到晚上就按时休息了。跟帮派老师打电话,家长想来看的话也可以看。”
16日,郑州市管城区教育局一负责人石全中回应:搏强学校是民办培训机构,当时,按照校舍各方面要求,该校具备办学条件,并在教育局进行了注册,是一个合法的办学机构。然而,在后来的办学当中,发现校方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管理也比较混乱,“特别是出了这件事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撤销了其办学资质,现在是处于停止办学状态,进行整改”。如果该校现仍在招生就是非法,他们将对此进行调查。
石全中还表示,在发生此事之前,管城区教育局并未接到过有关家长对该校教育制度的不满举报。“如果此前曾接到相关举报,应该不会发生今日惨剧。”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南曹乡派出所相关民警。该民警证实,三四天前确实给孙女士打过几次电话,因为医院的病理检测结果已出,按规定,尸体解剖后剩下的器官,一般都是家属到医院签字后取走并自行处理。“家属不签字处理,医院就不给病理检测报告”,该民警说,鉴于死者家属不愿意取走器官,“所以派出所两三天前到医院将剩余器官转移到另外一家医院保存,同时将病历报告取出,送往郑州市公安局法医处”,“法医将会同医院的病理报告,明天(17日)出具最终尸检报告”。
该民警透露,医院的病理报告显示,玲玲身上伤口以及出血处属于外力原因造成,而非疾病。
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成立于2004年,其官网介绍,该校针对性格孤僻、厌学、沉迷网络游戏、早恋、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习惯的中小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辅导和矫正,已先后成功转化“不良行为”少年3000余人,被誉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
据称,学校采取全封闭、军事化管理,以“特色关爱教育为理念”、以“生活体验式的心灵感悟”为主要形式,运用和谐赏识教育、体验式教育、心灵沟通式教育等新颖的教育方式,改善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否定了“网络成瘾”这一说法,并明确表示,对于网络使用不当行为的干预,绝不是中断或终止其上网行为,且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严禁体罚。
然而,目前全国有300多家以“帮助戒断网瘾”为主业的培训机构大行其道。有些机构没有在任何部门登记备案,没有经过资质认证,随便拉一支队伍,就堂而皇之招生入住。有些虽经过相关部门注册,但监督管理几近空白。
而这些机构自出现以来,一些带有体罚色彩的“培训”方式就引起广泛批评。近几年青少年受伤死亡的悲剧也并不鲜见;2007年,重庆一家机构有一个孩子跳楼;2008年,新疆有个孩子在训练中死去;2009年,广西一名少年到一家训练营十几个小时后死亡,涉嫌故意伤害这名少年的,竟是训练营的几名教官。
尽管有关专家呼吁加强对这些机构的监管,有关部门也早该采取措施,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相互推诿,各地网瘾戒治机构的主管部门隶属也各不相同,有的挂在民政局下面,有的在教育局下面。
当下最迫切要做的是进行全国性的网瘾戒治机构整顿,统一主管部门,设定开设标准,加强对这些机构审查、规范和监管。同时,要进行问责制,因为很多机构的执照都是花钱买来的,其中很可能还有腐败问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