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与网瘾少年面对面

发布日期:2014-10-30 03:09:43 浏览次数:1595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周小璐)午夜23点的北京,北五环某小区一角,一家网吧在夜幕中显得影影绰绰。如同很多网吧一样,这家网吧墙面斑驳,门口杂乱堆放着很多自行车,大门紧闭,只有门缝透出些许微黄灯光。在这道不算坚固的防盗门后面,是无数个或许成年,或许未成年,疯狂敲打着键盘虚掷青春的孩子。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数量已经超过2400万。他们把网络当作了自己联通世界的唯一接口,沉溺其间不能自拔。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教室的黑板上写着:“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王英达接触网络还是在初中,那时的他除了每日的学习生活,大部分的休闲时光是在网上度过的,玩网游,看美剧,有时还看看演唱会视频。他最喜欢林肯公园的歌,他说这支来自美国加州的摇滚乐队“时常能让他燃起生活的热情”。在接触网络之前,王英达的热情大多体现在打篮球、组装自行车这类别人看来很正常的兴趣爱好上,但是接触网络之后,王英达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交付给了电脑,常常一泡就是十几个小时。

王英达英语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对美剧却相当有热情,时下的热门美剧,王英达常常一个晚上就能看掉大半季。最初接触美剧,王英达是被好友怂恿,随之自己也被剧情吸引,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诱使他一集集接连看下去。按常理来说,这样的“勤奋”程度应该也对其英语学习有所裨益才对,谁料情况并非如此。“可能出发点本来就不对吧。”王英达微微一笑。

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更大,作为本就少得可怜的娱乐活动之一,网游渐渐占据了王英达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那时王英达经常在放学后约几个同学一起去网吧通宵,次日再蓬头垢面地出现在课堂上。即便如此,王英达的父母却并未察觉。“不回家理由很多啊,可以说去同学家。再加上我爸很忙,基本没时间管我。”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待王英达成绩由班里的中游掉落了10名之后,他的父母才开始有所警觉。“那时父母的方案就两种,一是强行没收键盘鼠标,要么就是劈头盖脸讲大道理。”可没过多久,就连这样的“形式主义”也被迫取消了,理由是“家里管不了我了”。王英达开始在父母眼皮子底下通宵玩游戏,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充耳不闻。这时期,王英达和父母的关系也几乎恶化到了极点。

最终迫不得已,王英达的父亲以去北京旅游为名,将王英达“骗”到了这所偏远的网瘾治疗中心,妈妈陪同一起住院。经过两个多月的矫治,王英达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问及他对游戏的看法,王英达显然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考。

王英达说,迷恋网络有时是因为现实生活有不如意的事情没找到解决方法,或者说没有找到合理的出口。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彻底戒除网瘾,一味逃避不是办法。

中国青年网记者临走时,问及他对父母的看法,他低低地说:“我爸是个优秀的人,虽然有点刻板。我妈挺不容易的。”问他想什么时候出院,他的回答略显迷茫:“不知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