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学校训死少女人员不具备教师资格
对。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王冰在前方给我们带来的报道。我们记住这个细节,一会儿再继续去探讨这件事情。其实说到这所学校,我们感到有些诧异的就是,这个学校是拥有合法的办学资质,而且还得过一些奖,来,我们来关注这个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解说:
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竟以一加训之名,就这样轻易夺走一个19岁女孩的生命,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在以教师之名,在践踏着孩子们的自由、尊严和身心健康。根据警方的信息,事件发生后,涉事教师之一的马燕飞报案时甚至一度欺瞒真相,妄图推卸责任。
郑州市公安局十八里河分局治安三中队民警张勋:
她说的是学生训练完以后回到寝室,休息以后有些异常情况,一直打呼噜,后来他们老师,这几个老师把她送到省二院,后来经过抢救没抢救过来,人死亡了。
记者:
后来咱们又怎么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张勋:
后来咱们发现不一样情况是第二天咱们对几名同寝室的学生了解情况,几名同寝室学生她们等于是死者在加训的时候,几名学生在宿舍窗户那儿看见是几名老师对这个死者,还有另外一名学生进行加罚训练,然后做前倒后倒动作,导致这种情况。
解说:
加训致死,更欺瞒真相,这样的行径甚至已经难用师德败坏来形容,但当记者进一步调查却发现,五名涉事人员当中,有多人根本不具备教师资格。
解说:
我听说您是负责咱们民办学校年审的,咱们年审里边有没有包含这一项内容,就是检查学校老师的教师资格证问题?
耿运增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体局教育科副科长:
有这个。
记者:
从事教学、训练,还有心理辅导这些老师,他们应该不应该有教师资格证呢?
耿运增:
他们应该有。
记者:
这五名涉案老师都有教师资格证是吗?
耿运增:
体能训练的(教官)应该是没有。
解说:
五名涉案人员其中三名为教官,这就意味着这场学校死亡案的制造者,仅有两人具备教师资格,而三名教官根本不能称之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官,甚至很多在搏强学校教授文化课的老师都不具备教师资格。
记者:
有30%的文化课没有相关的资质是吗?
王淇郑州市搏强学校校长:
对。
记者:
像这种没有资质的老师,能进行上岗,特别是教授文化课吗?
王淇:
跟以前老师都这样,我来的时候他们都在。
记者:
按照规定应该不应该把这些没有资质的教师进行清退呢?
王淇:
应该清退。
记者:
那为什么你们没有清退呢?
王淇:
学校没老师了。
解说:
而今天教育部门和校方对搏强学校教师资质的回答,似乎再次把我们带回到五年前的广西南宁网瘾少年致死案,那个同样导致少年死亡的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大部分所谓教师,同样也都没有相关资格证。
白岩松:
我们来看看这个有证的,这个证上是怎么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也就是这个搏强学校,学校的类型是培训机构,你看放之四海而皆准,你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办学的内容是文化知识培训,我不知道前倒后倒这算哪种文化知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漂亮的马甲,换了一个马甲。我们再注意时间,它是2010年1月1日,它其实2007年就开始办了,但是2009年发生了网瘾那个事件之后,全国有一片喊打之声,我不知道这个重新办证是否这个有关,我们再看办证的部门,主管部门是郑州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我们再来看学校写给家长的须知,这就写得很明确了,招生对象,我们要面向全国招收10到17周岁上网无度,也就是网瘾,但是他不用网瘾这个词了,厌学、早恋、叛逆、离家出走、心理抑郁等有不良习惯及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然后这里,绝不打骂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还有我们看这收费,不便宜,6个月三万三千元收费,6个月,的确不便宜,难怪五年前的时候就有人说过,但凡是这样的培训机构学校,基本上是以盈利为最主要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郑理事您好。
郑雪倩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
你好岩松。
白岩松:
据你感受,从全国的局面来看,类似这样的机构能够帮助青少年去比如说戒除网瘾,或者解决厌学、早恋等等这样的行为,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培训机构?
郑雪倩
我觉得从河南这个机构来看,他的行为已经是违法行为了,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如果是真的有疾病治疗网瘾的话,那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去诊治,而如果在学校里,也应该有符合有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来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而不是采取这些打、摔,约束人身的这种行为,来对这些学生进行救治。那么如果说,他是一些比如像你刚刚说它是一个生活培训的基地,那么他应该采用一些合理合法的一些健康的正常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改变他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不是采用这些不正当的违法行为来侵犯孩子们的健康。
白岩松:
但是郑理事您发现,其实学校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然后你道高了一丈之后魔高两丈,人家也学会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去应对你,2009年的时候不是说了吗,不能用网瘾这样的词汇去界定,不能封闭式办学或者培训等等,人家换称号了,用了很多模糊的说法,你看他说学校类型是培训机构,办学的内容是文化知识培训,因此可能有关部门也就给了他办学资质,您怎么看待这样的机构现在它更新了,它开始用一些模糊的语言去办继续原来在办的事?
郑雪倩: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监管部门还是做得不够的,因为我们不能只管批照,而且应该是批了照以后,应该严格去考察,它的运营中是不是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去做的,还是说他超出了这些批准的范围去做一些违法的行为,所以我觉得主管的审批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另外社会各部门还有一个联动的监管,不能大家说它是学校不归我工商管,它不是医疗机构,也不归我卫生执法管,如果大家在执法中间发现了这种行为的时候,应该互相通报,有了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批准的机构,它不能打着合法的身份去做违法的事情。
前一页[1][2][3]下一页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