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患儿需要更多耐心
家长在孩子这段时间所表达的语言不甚理解,对一些儿童出现断断续续的表达十分困惑和紧张。章依文主任指出,1岁到3岁时出现的语言不流利是儿童言语发展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3岁至5岁出现的良性口吃,只要家长耐心矫正,半年到六年内多数可消失。值得注意的是5岁至8岁出现的口吃,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矫治,有可能成为永久性口吃。
现代家长对于孩子语言发育十分关注,专家在日常门诊中发现,不少家长注重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谁讲得更多、更快、更好,常常以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语言能力,稍有些不流畅,就怀疑孩子口吃,为此前来咨询就诊的家长不在少数。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过于急躁,更不宜对孩子在说话时反复提醒、批评、甚至打骂,这样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紧张,语言表达更加困难,甚至很多孩子从此不再敢于表达,可能会使口吃持续到成年,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
纠正儿童口吃很少靠药物。由于医生很难深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接受医生正确指导后,更多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倾听与鼓励。耐心倾听对于已患口吃或有口吃倾向的儿童尤为重要。家长和老师不应将关注点放在“讲得好不好、流不流利”,而是应该认真、耐心地听完孩子说的话,尽量不要打断他们,创造出一个轻松和信任的语言环境。同时鼓励孩子不要紧张,以较慢的速度随意表达。家长或老师也可以以诗歌朗诵来训练语言表达,教导孩子掌握朗诵节奏,长时间练习会产生较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儿童在最初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表达,因此家长本身要有很好的语言习惯,不要为了“装可爱”吸引孩子注意力而刻意语言表达不规范。一旦家长发现儿童5岁后仍出现口吃现象,则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务人员帮助。
· 内蒙古红山区举报医生收红包可获10倍奖励 · 烫染发最多半年一次|小心职场"隐匿性抑郁" · 高校食堂为何不卖猪肝|动物内脏致男性不育 · 小心患上"丑陋恐惧症"|咖啡泡澡能减肥消脂 · 如何把握同事间距离|如何识别对方是否说谎 · 八类人乳癌预防三步走|这些药物不宜用水服 · 五原因导致女性脱发|秋老虎出没 谨防疾病 · 吃海带有助预防乳腺增生|过量吃莴笋会中毒 · 当心医生"四句话说死病人"|自查乳腺易误诊 · 打过狂犬病疫苗又被咬伤咋办|防办公室流感 · 文静女易患疑似心脏病|抑郁症别去神经内科 · 日专家称喝鸡汤可降血压|慎用彩色隐形眼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