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從口吃大王到口吃矯正大王

发布日期:2014-11-06 23:42:07 浏览次数:1600

創業故事:從“口吃大王”到“口吃矯正大王” 新華網 (2003-06-17 11:03:01) 來源:北京人才市場報

眾所周知,口吃是一種“難言的病”,患上這種病的人,往往因為有話説不出、表達吃力而痛苦不堪,歷史上有不少名人都是口吃病患者,如著名文豪魯迅、詩人郭沫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等,幼年時都患有過嚴重的口吃病。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只知道嘲笑口吃患者講話的缺陷,卻很少有人正視口吃病患者往往都有過人的才智,只是苦于表達困窘而被埋沒。然而,在浙江省天臺縣,卻有一個幼年時就聞名鄉裏、老師點名連一個“到”字都喊不完整的“口吃大王”,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出了口吃矯正器,不僅矯正好了自己的口吃,還創辦了口吃研究矯治所和專門生産口吃矯正器的醫療儀器廠,為數以萬計的口吃患者解除了“難言之隱”,成了絕無僅有的“口吃矯正專家”。

2003年4月20日,筆者通過長途電話,採訪了這個“久病成良醫”、進而開辟出自己人生道路的傳奇式人物,了解到了他從“口吃大王”到“口吃矯正大王”的心路歷程,下面是他的自述……

學來口吃口難開

1963年4月24日,我出生在浙江省天臺縣平橋鎮裘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3歲那年,父母因為要下地幹活,把我托付給鄰居幫忙照看,鄰居家有個大我兩歲、患有嚴重口吃的孩子。結果,我很快學會了口吃,受到人們的嘲笑。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口吃的程度也越來越重——7歲那年的一天,和小夥伴玩乒乓球,有個村民想逗我,就撿起球作勢要走,我向他要,他説想要可以,但你得説出它叫什麼名字呀,不然我怎麼知道是你的呢?于是我就想告訴他那是一只乒乓球,可講了一個“乒”字卻無論如何也説不出那個“乓”了,只好“乒、乒、乒……”地説下去,逗得那個人笑了個前仰後合,他拿著球邊走邊逗我追著他要,于是,我就一邊追一邊“乒、乒、乒……”地説個沒完,此事經好事者的渲染,很快傳遍了附近的幾個村子,于是,我“口吃大王”的名頭就此流傳開了。

上小學後,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見媽媽在河邊洗衣服,為了向媽媽打聲招呼,離老遠我就在心裏打“草稿”,可越向前走,舌頭越打結,等到了媽媽近前的時候,竟連一個字都説不出來了,那一刻,我羞愧得幾乎想跳進河裏去死掉算了。

上高中的第一天,老師進行點名,喊到我的時候,我使出了渾身的勁,那個“到”字卻好像卡在喉嚨裏的魚刺一樣,怎麼也説不出口。老師見沒人答應,提高聲音又叫了一次,結果還是聽不到回答,老師以為是這個學生注意力沒集中,就又大聲地叫了一次。這時我已經憋得渾身燥熱,出了一身的汗,卻還是喊不出這個簡單的“到”字,只好垂著頭站了起來。老師覺得很奇怪,這時,有同學告訴老師,説我就是裘君茂,老師一聽就火了,劈頭蓋臉把我罵了一頓:“你怎麼搞的,點名不答應,沒叫你起立你又站起來?”結果,同學們哄堂大笑起來。

在和同學的交往中,因為口吃,我受盡了委屈——有些同學喜歡學我講話羞辱我,個別調皮的學生還為我起各種各樣難聽的綽號,為此我沒少和人打架,經常被人打得鼻青臉腫不説,偶爾有一次打贏了對方,對方家長找上門來,我也是半天説不出一句囫圇話,有理講不出,反被對方奚落,最終只能眼淚和著恥辱往肚子裏咽。

在課堂上,我更是嘗盡有口難言的苦頭——明明很多問題的答案自己都心知肚明,但當老師點到我的名時,卻往往因為害怕講話口吃而不敢回答,因此,我非常害怕老師上課時提問。不知內情的老師提問到自己頭上時,為了避免在全班同學面前出醜,每次我都是寧肯被老師批評也要裝著不知道答案。為此,我不知受了多少誤解,暗地裏也不知多少次罵過自己,甚至懷疑自己活著到底有沒有用,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裏。

為求醫吃盡苦頭

我的家鄉有一種説法,口吃病人在下雨天站在雨地裏打自己耳光可以治好口吃病,于是,我就在下雨的天氣裏跑出家門,拼命地打自己的耳光,直打得雙頰都腫了起來,可口吃病魔卻依然如故……後來,有人告訴我説,喝洗鍋水可以治愈口吃病,于是,我就挨家挨戶去討洗鍋水喝,口吃卻依然頑固地存在著,為此,我痛苦極了。

後來,聽人説有個老中醫的醫術很神,我就病急亂投醫地前去求治,老中醫建議用針灸的方法治療。結果,針灸了兩個多月,口吃的症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因為經常要大張著口、再加上針扎的刺激更加不便講話了。老中醫又為我開了很多刺激神經的藥,雖然又苦又澀又麻,但為了根治口吃,我硬著頭皮把湯藥一滴不剩地倒進肚子,希望能夠發生奇跡,讓自己擁有流利講話的權利。

然而,半年過去了,奇跡還是沒有出現,我萌生了向現代醫術求助的想法,就借了一筆錢,準備去省城治療。因為講不清自己要買什麼車次的票,在買票時我受盡淩辱,後來在紙上寫出車次和站名才買了一張到杭州的車票。到了杭州以後,我立刻一家醫院接著一家醫院地“周遊”起來,卻沒有一家醫院能治我的口吃病。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提出請醫生為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發音器官有問題,如果是的話就幹脆放棄治療了,檢查結果卻是“一切正常,沒有病變”,這好歹為我帶來了一線希望,決心不管多麼艱辛,都要治好自己的病。

盡管吃住都很節省,但我還是很快花光了帶來的錢,只好無精打採地回到家鄉。回去後,我不死心,就又借了筆錢,來到醫療條件更好的上海治療。然而,上海的情況還是一樣,沒有一家醫院能夠為我解除口吃帶來的痛苦,我陷入了絕望的境地之中,覺得自己完了,這輩子沒有出頭之日了。

“動手不動口”, 搞起小發明

1982年,我高中畢業後回到家裏務農,經常上山砍柴。因為口吃的緣故,我不喜歡和人一起玩,沒事的時候就埋頭搞發明,最終發明了一種“節柴灶”,這個成果出來以後,縣科委的有關領導立即把我調到縣科委工作,給了我廣闊的舞臺。

這時,我已經到了談戀愛的年齡,雖然相了好幾次親,但姑娘一聽我張口説話,就無一例外地跟我Bye

bye了,這讓我非常痛苦。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我就經常到圖書館去看書,卻沒想到,在這裏接觸到了不少關于口吃病發病原理以及可以通過自己注意不治自愈的報道。讀完這些報道,我倣佛暗夜中的人看到了一線亮光,萌生了自我矯治的想法,立即根據資料上所説的口吃病人的發病原理,對自己進行相應的治療。

通過實踐,我覺得口吃病人由于根深蒂固的口吃惡習,僅靠在主觀上控制自己講話速度是不夠的,因此,就想利用自己的特長搞個小發明輔助自己矯治,經過多次研究,最終發明出一種可以調節音頻與音率,用它來指導並控制講話速度的儀器,這就是後來為無數口吃病患者帶去希望和福音的口吃矯正器雛型。在它的配合下,經過一段時間耐心而細致的治療之後,我講話口吃的毛病竟大為減輕,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與人説話、進行溝通了。

大家都驚訝我如此巨大的變化,我自己更是感到開心不已,回想起為矯治口吃自己走過曲折的求醫路,不禁感慨萬千:大城市的大醫院都治不好的口吃病,在自己的努力下竟然痊愈了,這説明自己並不是像以前想象的那麼差勁,那麼一無用處!再想到不知有多少口吃患者正和當年的自己一樣求醫無門,我不禁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何不辦個工廠生産這種儀器,既成就自己的事業,又幫其他口吃病患者矯正“難言之隱”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專門研究開發口吃矯正器,爭取盡快拿出成熟的産品和一整套完善的矯正方法,幫所有的口吃病患者解除痛苦,不讓他們再有口吃。

那個時候,下海經商還沒有成為潮流,人們仍然習慣于把捧鐵飯碗當成穩定的職業。知道我的想法後,不少人都勸我,説作為一個口吃病人,在科委有份工作幹是多麼幸運的事,瞎折騰什麼,別弄到最後雞飛蛋打,就後悔也晚了。我卻覺得,自己受過口吃的苦,應該幫更多的人解決這種痛苦才對,如果安于擁有一份工作而坐失這種機會,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的口吃患者,都會是巨大的損失。我把想法向科委的領導做了匯報,幸運的是,領導非常支持我,不僅順利地放了行,還在具體辦廠的過程中給了不少必要的幫助。

辦廠生産矯正器,找到快樂的事業

經過一番籌備,我的“天臺口吃研究矯治所”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經過一係列的改進和縱深開發,逐步完善了矯正器的功能,強化了使用效果,使之成為一個成熟的産品,可以投入批量生産,進一步推向市場了。在這個節骨眼上,資金不足橫在我的面前,思來想去,我決心沿著自己選定的道路向前走,就大著膽子找人借了七八萬塊錢,創辦浙江天臺醫療儀器廠,自任專門生産“天臺”牌口吃矯正器的廠長。

廠子建起來之後,我很快成了新聞人物,媒體紛紛對此事做了報道。一時間,我開始聲名大噪,成了聞名全國的“口吃矯正專家”,慕名前來求治的口吃患者絡繹不絕,看著這些抱著滿腔希望登門求治的患者,深諳口吃痛苦的我感動了,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矯治口吃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感悟一股腦地告訴了大家,提出“先克服自己是口吃病患者的心理障礙後再治口吃”的治療方法,讓患者明白口吃並不可怕,只要樹立必勝的信心,就一定能夠矯治成功。

在我的指導下,不少患者很快便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有些來求治時結結巴巴連自己名字都説不出來的患者竟然能夠自如地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言,跟人流利地對話了。此事經過新聞媒體的報道,我收到了大量的來信,也得到了一個姑娘的愛慕,這個美麗的姑娘被我自強不息、化缺陷為事業的事跡和拼搏上進的進取心所打動,經人介紹,我和她建立戀愛關係,並最終把她娶進了家門。

結婚之後,我更加醉心于矯正器的研究和開發。隨著資訊的增多,我了解到,雖然辦廠以來,治愈了數以萬計的口吃患者,但事實上,還有不知多少口吃患者生活在口吃的痛苦當中無法自拔,因此,我決心盡最大可能幫助所有與自己聯係的患者,讓每一個人都能擁有流利自如地講話的權利。

在妻子的幫助下,我制訂出了通過郵購服務更多患者的策略,廣告一經在媒體投放,就迅速引發了強烈的關注,匯款單紛至沓來,連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港澳臺地區也有人匯款前來要求購買。我深知口吃是一種與口吃患者如影隨形多年的頑疾,治愈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尤其是這種通過郵購方式自己在家進行治療的患者,可能因為沒人指導、沒人監督或自己沒有耐心等各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治療不徹底、治愈後容易復發,因此,就特別注重追蹤指導,不是賣出矯正器以後就不管不問,而是時刻關心著它和它主人的情況——凡是患者寫信、打電話前來反映矯治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無論多忙多累,都堅持抽空解答,以最好的售後服務完善並延伸自己的産品功能。

至此,我真正把口吃矯正做成了一項事業——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患者要求郵購矯正器的信件、電話、傳真和伊妹兒,工廠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我也因此成了聞名全國的“口吃矯正大王”。通過郵購,我取得事業上成功的同時,也幫助了更多與自己有相同經歷和痛苦的口吃患者,因此,心裏時刻洋溢著一種深沉而凝重的快樂——看著一個個口吃患者經過矯治,充滿感激地離去,讀著一封封患者熱情洋溢的來信,訴説著自己經過矯治,口吃症狀已大為減輕甚至徹底治愈的感激,我覺得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幫他們矯準了快樂的方向。

通過這項事業,我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口吃患者,成了一個擁有幸福家庭、工廠和研究所的老板,慶幸之余,我覺得人活著就應該有所目標與追求——有人説上帝為人關上了一扇門,同時會為他打開一扇窗,就看他自己能不能找到那扇窗,知不知道利用那扇窗了,找得到並善于利用的話,無論是多麼嚴重的缺陷,都同樣能造就一個人!我覺得我正是一個這樣的例子,雖然因為童年時的年幼無知模倣別人患上了嚴重的口吃,並因此而多次懷疑過自己的人生和未來,但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卻把自己造就成了一個堪稱是絕無僅有的“口吃矯正大王”,我的成功,對大家何嘗沒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呢——連這樣一個有著重度口吃的人都能扼命運的咽喉,開創一份快樂的事業,健全的你,何必抱怨生活的不公,而不去挖掘自身的潛力,從而為自己的人生打開一扇可以看得見風景的窗子呢?

(口述/裘君茂文/朱應召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