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大骨节病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大骨节病与地理的关系:
自1849年发现本病以来,大骨节病病情呈现上升、活跃和消退的变化趋势,且病区间显著不同,但总体病情呈下降趋势,其中俄罗斯病情下降和控制在前,随后为我国东部病区,并逐步向西部病区推进。
我国岁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为4.21%,其中干骺端检出率2.74%,骨端检出率为1.47%;东部大骨节病病情达到控制水平(X线阳性检出率5%),显著低于我国西部病区(X线阳性检出率7%~20%)。
大骨节病的预防措施:
大骨节病病情的这种变化趋势,在我国主要是采取服硒、吃杂、改水、讲卫生、换粮、搬迁或异地育人及移民安置和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措施,而在俄罗斯则主要是采用换粮、搬迁及降低水粮中高磷、高锰含量和改善病区卫生的综合措施。从全国、病区省(市、自治区)和县的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和病区群众的亲身感受中,综合措施预防大骨节病儿童新发的同时,病区社会一经济一卫生的发展、生活居住环境、营养膳食结构及贫困状况也相伴而得到显著改善,提示环境一医学一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预防措施对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十分重要,只要长期坚持落实,控制我国大骨节病的目标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应该值得深思的是病区营养膳食结构、生活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在阻断大骨节病发病因素中的作用。
大骨节病的预防方法:
随着我国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的消退和控制,随之凸现出我国上世纪大骨节病严重流行后发展而至的成人大骨节病依然严重,如四川省平均检出率为.02%,最高的病区县达53.08%。大骨节病关节软骨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很差,且组织工程、基因治疗修复软骨损伤还未应用于临床,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依据病区当地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采用传统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中医中药、理疗和针灸治疗大骨节病者较多,但多数患者反映服药时关节疼痛减轻,停药后仍继续疼痛,其原因可能是这些措施难以修复和延缓软骨退变。关节置换术可完全去除病变关节软骨,以人工关节假体替代,明显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但大骨节病多分布于边远山区和农村,患者难以负担高额的手术费用。因此,借鉴国际上治疗骨关节病的经验,研究延缓大骨节病软骨退变、改善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经济、无副作用的治疗技术是目前大骨节病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已采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口服硫酸软骨素、西乐葆、莫比可和关节游离体摘除术等措施缓减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