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知识简介 肇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肝吸虫感染途径:成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粪便排出,被淡水螺吞食后孵化出尾蚴,侵入鱼虾体内,在肌肉等组织内发育成囊蚴,人或家畜因食了生的或未煮熟透的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或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食物而感染。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好食“鱼生”、“虾生”,因此,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和患病人数有增多趋势,有些地方还出现局部流行。
肝吸虫的危害: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15~25年,主要危害患者的肝脏。虫体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使肝的次级胆管出现局限性的扩张,管壁增厚、阻塞,胆汁滞留,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胆道分泌物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导致多发性胆结石。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明显萎缩;肝吸虫还可引起肝脏和胆管一系列慢性病变,与胆管上皮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肝吸虫病开始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大部分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常容易被忽略和误诊误治,对群众健康危害甚大。
预防:不食“鱼生、虾生”或未煮熟透的鱼虾是预防肝吸虫病的最好方法,另外刀、砧板及盆、碗、碟要生、熟分开,防止肝吸虫囊蚴污染导致“病从口入”。
来源网址-
lifvnhjq01说:肝吸虫病是怎么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