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很凶险

发布日期:2014-10-20 18:50:06 浏览次数:1600

□特约通讯员于伟

浙江省中医院急诊室日前救治了一例今年来较罕见的流行性血热患者。患者为张姓中年妇女。前些天,张女士莫名其妙地出现39℃高热,但没有咳嗽和拉肚子症状。患者到当地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很高。患者用药后仍没退烧,并出现腰痛。医生复诊时采取腹部CT检查,发现其两侧肾脏都发生了肿胀和渗出。焦急之下,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浙江省中医院。

该院急诊中心徐俪颖医生又给张女士复查了血常规,果白细胞比初诊时高了许结多,为正常范围最高值的8倍,并出现血压低等症状。急诊科医生给她用了抗生素及补液治疗后,热症状虽有所减退,仍伴有腰高但痛,并且出现了颜面和腹部皮肤的散在出血点,且小便量减少、肾功能减退,病情仍然很重。

经过多科室会诊后,医生们初步诊断张女士患的是近年来不多见的“流行性出血热”经,过病原复查后确诊。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一般依靠鼠类携带而传播,其他动物包括猫、狗、猪、家兔等,其中在我国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城市郊区也多见,背部有条黑线)和褐家鼠。张女士平时在家务农,经常要下田劳作,因此遇到鼠类也不足为奇。

据徐俪颖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如呼吸道、消化道、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等。引起该病病毒的中间宿主为黑线姬鼠。该病在春夏之交的五六月份和冬秋季的10~12月各有一个流行高峰。人类对这种病毒普遍易感,而其中以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多见,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据介绍,流行性出血热过去病死率较高,因为它会引起休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等脏器损害。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不断完善,目前流行性出血热的治愈率逐年提高。所幸张女士就诊及时,经过治疗后日前已痊愈。

那么,如何防止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感染呢?徐丽颖介绍,除了疫情监测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防鼠灭鼠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此外,还应做好食品和个人卫生,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应进行疫苗注射预防。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