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会导致吸吮不利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一般为2~4天。根据假膜所在部位及中毒症状轻重,分为下列类型:
一、咽白喉最常见,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
(1).无假膜的咽白喉 白喉流行时,部分患者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咽部只有轻度炎症。扁桃体可肿大,但无假膜形成,或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细菌培养阳性。此类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
(2).局限性咽白喉
①咽门白喉 假膜局限于腭弓、悬雍垂等处,症状较轻。
②扁桃体白喉 假膜局限于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起病徐缓,自觉症状轻和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及轻度咽痛。扁桃体充血、稍肿胀,假膜初呈点状后融合成片。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微痛。
(3).中毒型咽白喉 主要由局限型及播散型转变而成。大多伴有混合感染。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此型表现症状:假膜多因出血而呈黑色,扁桃体及咽部高度肿胀、阻塞咽门,或有坏死而形成溃疡,具特殊腐败臭气。颈淋巴肿大,周围软组织水肿,以致颈部增粗(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高热、气促、唇紫绀、脉细而快、心律失常等。
(4).播散咽白喉 假膜由扁桃体扩展到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头。假膜色灰白或黄白,边界清楚,周围组织红肿较重。双侧扁桃体肿大,甚至充塞咽门,导致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有水肿。
此型表现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有高热、乏力、厌食、咽痛等;重症病例可引起循环衰竭。
二、鼻白喉 此型较为少见,多见于婴幼儿。全身症状轻微或无,有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可见表皮剥脱或浅溃汤,鼻前庭可见白色假膜,对幼儿的吸吮困难。
三、喉白喉 喉白喉约占20%左右。少数为原发性,约3/4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原发性喉白喉由于毒素吸收少,全身中毒症状并不严重。继发性喉白喉常发生在咽白喉基础上,伴有喉白喉的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但少数由于假膜延及气管、支气管,可造成程度不等的硬阻现象,症状表现为:粗糙的干咳,声音嘶哑、甚至失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紫绀,刀可因窒息而死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