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27 01:22:22 浏览次数:1601

【摘要】 目的 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确诊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5例,肿瘤剜除1例。随访8个月~10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性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等。B超、CT、MRI及131I-MIBG等对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监测尿儿茶酚胺含量,可以了解有无转移或复发。

【关键词】膀胱肿瘤 嗜铬细胞瘤 诊断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少见。1996年6月~2006年8月,我们共诊治6例,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9~55岁,平均31岁。病史2~24个月,平均7.6个月。排尿时或排尿后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虚汗4例,其中伴视物模糊1例,伴胸闷呕吐1例。持续性高血压4例,其中1例并发心衰。排尿时血压明显升高4例。膀胱充盈或按压上腹部时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头晕3例。无痛性肉眼血尿2例(其中1例伴尿路刺激征,1例为惟一症状)。6例B超检查均发现肿瘤,其中位于前壁1例、顶部1例、侧壁2例、三角区2例。肿瘤大小(1.5 cm×1.0cm×1.0 cm)~(3.9 cm×3.9 cm×3.0 cm)。CT检查2例、131I-MIBG检查1例,均发现肿瘤。膀胱镜检查5例,3例发现肿瘤,其中1例活检结果为膀胱黏膜组织。尿常规检查6例,2例阳性。24 h尿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总儿茶酚胺(CA)定量4例,其中2例E、NE、CA均升高,2例只有NE升高。

1.2 治疗方法 6例均在硬脊膜外腔麻醉下手术治疗。3例有高血压者术前服酚苄明10~20 mg/d,共10~14 d。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累及右侧输尿管口者同时行输尿管再植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

4例术中切除肿瘤前后血压发生明显波动,均经药物纠正,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血压即稳定在正常范围。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术前血压正常者未能明确诊断)。随访8个月~10年,血压均正常,无肿瘤复发等。

膀胱嗜铬细胞瘤仅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1],占膀胱肿瘤的0.06%~0.33%[2-3],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排尿时头痛、头晕、心悸、视物模糊、出汗和高血压。这些症状有时可以由膀胱充盈、下腹部触诊、排便或性交等诱发。约有65%~80%的患者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如果在排尿、膀胱充盈或按压膀胱时血压升高,对诊断该病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发作性血压升高往往持续时间很短。本组4例排尿后血压升高者血压均在排尿后1~2 min内即恢复至原基础水平。所以应在排尿前即做好测量血压的准备,在排尿中及排尿后立即测量,以提高阳性率。Fujishima等[4]报道,使用非卧床式动态血压检测仪,能较好的记录排尿时及排尿后的血压变化,结合24 h尿儿茶酚胺量升高,曾在术前成功地确诊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而一些患者无高血压,或仅在术中按压肿瘤时才出现血压升高,所以对术中触摸肿瘤血压明显升高的膀胱肿瘤患者,应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还有一些非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既无高血压,触摸肿瘤时血压也不升高。

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重要的意义。可表现为CA及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的升高。有学者认为,肾上腺外嗜铬组织中缺少将NE转化为E的N-甲基苯胺基乙醇转换酶,因此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主要分泌NE,使尿NE升高、尿E/NE比值下降[5]。所以测定各类儿茶酚胺成分对鉴别肾上腺内或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有一定意义。少数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其血浆CA也呈阵发性升高,对这些患者,测定其高血压发作后的尿儿茶酚胺较之24 h总儿茶酚胺阳性率更高[1]。但也有个别患者,无论膀胱嗜铬细胞瘤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其血浆及24 h尿儿茶酚胺均不高。

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非侵入性的B超、CT和MRI检查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其分辨率更好。膀胱镜检查的阳性率约为80%,可表现为向膀胱内突起的半球形包块,表面光滑,基底广,血管纹理较清。因为嗜铬细胞瘤多位于膀胱壁内,且表面血管较丰富,故活检阳性率较低且易出血;另外,刺激肿瘤易诱发高血压、头痛、头晕等,所以对膀胱镜检查是否要取活检,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1]。本组所做活检中即有1例无阳性发现。131I-MIBG闪烁照相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高于B超及CT,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手术切除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最有效的方法。为彻底切除肿瘤,可行膀胱部分切除。对肿瘤较小、有完整包膜者也可行肿瘤剜除。术中血压的控制极为关键,为尽量减轻术中血压波动,应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应用α-受体阻滞剂扩张血管、补充血容量、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等。术中尽量减少对肿块的刺激,提前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可以减

12下一页

百度中搜索: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

谷歌中搜索: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

上一篇论文: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体会下一篇论文: 撬拨法在儿童前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制定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基本问题探究Gehry建筑物态形式研究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浅谈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论技治主义企业电子商务中的现实问题研究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临床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浅探产后出血22例原因分析及处理左旋卡尼汀加可调钠透析防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14例浅谈标准成本的建立RhoA在洛伐他汀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知识管理策略初探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效果观察苏州市轻轨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当代学院色彩教学中的研究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高校体育课“教考离合”考核模式的研究葆宫止血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对加强网络广告管理的思考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