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的症状有哪些
泌乳素瘤是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发病的原因,女性居多,男性少见。女性PRL瘤常表现为溢乳-闭经征。肿瘤大小与患者血清PRL浓度呈正相关,肿瘤越大,PRL水平越高,症状越明显。
1.女性PRL瘤:多为微腺瘤,见于20~30岁青年。典型症状为闭经-乳溢-不育三联征。继发闭经多见,约占90%。乳溢是本症主要表现,多为触摸性泌乳,占50%~90%。性功能障碍约占60%,主诉性功能减退或缺如、性感丧失、性高潮缺如、交媾痛等。其他性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有经期缩短、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周期延迟及不孕。此外,因血清降低引起乳腺萎缩,阴毛脱落,外阴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症状。
女性青少年患者可发生青春期延迟、生长发育迟缓及原发性闭经。流产者约30%。还有伴随的代谢障碍表现如肥胖、水钠潴留等症群。闭经-不育可由于高泌乳素血症对性功能的抑制作用所致,表现于下丘脑水平,由于它干扰了正常的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正反馈作用而致LH高峰与排卵。
近来有人提出PRL使内源性阿片多肽受体的活性增加,EOP影响DA的变化有关。PRL可能增加了正中隆起外栅区DA释放,从而抑制LRH释放,降低了垂体-性腺轴功能;还作用于卵巢水平,PRL竞争制抑卵巢受体对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可致黄体功能不足,使孕酮合成障碍和轻度雌激素合成障碍等,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闭经。排卵停止又可致低雌激素血症,进而引起阴道分泌减少、疼痛以及性功能减退等。月经周期紊乱有人认为与血清PRL水平有关,与肿瘤大小也有关,当其处于微腺瘤阶段时仍有受孕可能,但流产机会比正常人多。部分长期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由于低雌激素血症可发发生骨密度减低,如伴发肾上腺产生去氢异雄酮过多,还可发生轻度多毛、痤疮(青春痘)。此外,女性泌乳素微腺瘤多在闭经-不育治疗中,由于外源性雌激素的刺激而致肿瘤迅速扩大,因而值得临床留意。
2.男性PRL瘤:男性泌乳素瘤诊断时一般较大,常向鞍上进展,但相对少见。主要表现性功能减退的症状,约占83%,可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如程度不等的性功能减退、阳痿,男性不育症及精子数目减少。由于症状进展缓慢且有较动,不易引起患者留意,就诊时大多较晚,此时影像学检查证实已多为大腺瘤,神经压迫症状较明显。体格检查可发现病人胡须稀疏,生长缓慢,阴毛稀少,睾丸松软。男性青少年患者青春期发育及生长发育停止,体态异常和睾丸细小。此外,男性约69%可肥胖。
3.肿瘤压迫症群:多见于大的或晚期PRL瘤及其他类型垂体腺瘤、下丘脑及鞍旁肿瘤因瘤体巨大向鞍上扩展而阻断PIF引起高PRL血症者。最常见的局部压迫症状是头痛和视觉异常。头痛的原因多为大腺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可伴恶心、呕吐。男性PRL瘤患者头痛发生率较女性患者高,约为63%。有些PRL微腺瘤当然占位病变不明显,也可出现头痛,其原因尚不清楚。
4.骨质疏松PRL瘤:患者长期高PRL血症可致骨质疏松,于1980年由Kibanki等首次报道。本症有时可为首诊症状。男性患者在纠正高PRL血症及性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桡骨干骨密度增加而椎骨骨密度无明显改变;PRL水平正常而性腺功能未能恢复者骨密度不增加。Schlechte等的研究表明,PRL病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即使血中PRL水平恢复正常,骨密度仍低于正常对比。提示血清PRL水平增高对促进骨质丢失发挥一定的作用。
5.急性垂体卒中:某些生长较快的PRL瘤,也可发生瘤内出血,出现急性垂体卒中,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急剧下降等脑神经压迫症状,甚至出现昏迷和眼球突出,需紧急抢救。抢救成功后患者多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症。
(编辑:宛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