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4岁女童性早熟床头小夜灯是主要祸因真的是这样吗

发布日期:2014-10-12 04:12:01 浏览次数:1595

前些天,一篇《震惊!4岁女童性早熟床头小夜灯居然是最主要祸因》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

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但前段时间我给她洗澡的时候,也觉得女儿胸部好像有点变大,因为不明显,我压根也没往那方面去想,孩子才4岁啊。真正让我心揪起来的是,有一天芊芊自己跑过来跟我说妈妈我痛,我吓了一跳医生说,就是因为晚上的小夜灯,才让芊芊性早熟的我已经后悔得要死,想给各位妈妈提个醒,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等害了孩子就来不及了

文中写道:这位母亲所说自己4岁女儿性早熟,真的是由小夜灯惹的祸吗?记者发现,早在今年初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些内分泌专家的相关科研成果。解放军第303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黎南中表示,每个人的大脑内都存在着一个松果体。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研究发现,褪黑素在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时往往分泌最旺盛,到了天亮之后一旦出现光源,就会停止分泌。孩子如果受过多的光线照身,松果体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伴灯入睡易引起儿童性早熟

小夜灯到底会不会引起孩子性早熟?

昨天我们请到杭州三位权威专家解答: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董勤、浙医儿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朝春。

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首先介绍了性早熟的概念性早熟指女孩子8岁前、男孩子9岁前呈现性发育征象,比如乳房增大,睾丸或阴茎增大,阴毛出现等等。

按照《震惊》一文所述,小夜灯和性早熟之间,存在4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

1.脑垂体内的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参与调节性腺激素;

2.褪黑素晚上睡眠后分泌;

3.如果晚上睡觉开灯,增加了亮度,褪黑素就分泌得少;

4.褪黑素分泌得少,性腺激素就分泌得多,就会促使孩子性早熟。

对于第1条和第2条,三位专家都基本表示认同。

梁黎说,第4条太绝对了,它们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例如老年人褪黑素分泌得很少,性功能也差。之前有动物研究表明,外源性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雌性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及降低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抑制提前启动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褪黑激素如果减少了,对孩子性早熟可能是有影响的,但是机制比较复杂。梁黎说。

但是第3条,出现了巨大分歧。

浙医儿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朝春说,对这种说法,医学上还没有统一看法,具有争议性。

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董勤说,褪黑素的分泌可能有昼夜节律,光刺激增强,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酶类活性减低,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应减低。

但是开小夜灯导致人体褪黑激素减少,目前也只是猜想而已,打个比方,很多养鸡场喜欢晚上开灯,说能促进家禽快速增长,但放在人身上,就不好说了,小夜灯会引起儿童性发育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

梁黎说,以前确实有人做过动物(小老鼠)实验,长期日光照射会导致褪黑激素减少,但是小夜灯灯光暗得多,会不会引起褪黑激素减少?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另外,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小夜灯。

三位专家都说,以他们自己从医几十年的经历,还没有发现过一个临床案例。

那么,网上的说法来自哪里?为什么文中的专家给出了不同意见?而且如此斩钉截铁?

我们查到,网上广为流传的这篇文章的源头,来自2012年12月10日南京一家报纸的报道,题为《网曝4岁女童性早熟床头小夜灯疑是祸因》,虽然标题用了疑字,但文中几乎全是肯定的说法。

我们发现,报道中惟一出现的真名实姓的专家,是解放军第303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黎南中,这个医院也不在南京,在广西南宁。

昨天我们电话联系到解放军第303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黎南中。当听记者说起这个报道,尤其是长期点亮小夜灯会影响孩子性早熟的说法后,黎主任非常惊讶,随后他郑重声明了两点:

关于这个话题,我从未接受除你之外的其他任何媒体采访。

我也从来没说过伴灯入睡易引起儿童性早熟的话,因为开不开小夜灯和性早熟之间,其实没有因果关系。

既然这样,晚上是不是可以在孩子入睡时开小夜灯?

杭州的三位专家都说,最好不要开,因为可能破坏孩子的睡眠规律很多年轻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在上一秒还活蹦乱跳,只要固定的时间一到,孩子立马就要黏着妈妈想睡觉,这就是因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会形成一定的睡眠规律。

有时孩子经常半夜醒来,很多妈妈就会打开大灯,如果那种亮度很大的日光灯照射到孩子的眼睛,会破坏孩子的睡眠规律,多少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所以不建议晚上开灯。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董勤说,即便要开,也最好是比较柔和的,或者位置比较低的灯。

三位专家不但不建议晚上开灯,而且建议最好把窗帘全都拉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