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

发布日期:2014-11-25 19:26:19 浏览次数:1601

1994年奥地利泌尿外科学会提出“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in aging male,PADAM)的概念,被认为提法科学而取代Werner提出的男子 年期综合征(Male Clinacteric)理论[1]并逐渐受到普遍接受。PADAM是指中老年男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雄激素生成进行性下降,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健康青年男子的正常范围,并出现一系列雄激素部分缺乏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综合征,其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随着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引起体力下降,健康水平、性功能及代谢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体力、肌肉、骨密度、脂肪代谢以及认知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就是PADAM对中老年男性引起的主要变化。PADAM一般发生于40~55岁,也可以早至35岁或延迟到65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PADAM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已证实,PADAM主要与低生物活性睾酮水平有关[3]。本病首选疗法是睾酮补充治疗[4],总有效率40~70%。国内报道,十一酸睾酮治疗PADAM的总有效率为87.2%[5]。其副作用有前列腺增生、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情绪性行为等,这种疗法从长远看对人的风险因素到底有多大,还不明确,尤其潜在否引起前列腺癌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一直是争论的焦点[6]。上海龙华医院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郁超

补充疗法虽然有口服、肌注、阴囊和非阴囊(经皮)途径,遗憾的是这些办法没有一种是模仿生物节律的,药效的稳定性问题值得探讨。另外,伴随老年的最重要的内分泌变化虽然是性类固醇,但其他如生长激素、褪黑激素、皮质醇、甲状腺素也是有影响的[7],因此,对睾酮替代疗法,应慎重选择。早有学者提出睾酮替代治疗不是唯一疗法,近年来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PADAM的报道屡见不鲜[8]。

中医虽无PADAM相关病名,但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千金翼方养老大例》曰:“人年五十以上,……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瞋怒,情性变异,食饮无味,寝处不安……”。这些描述非常符合PADAM的临床症状。

中医学“虚劳”、"阳痿"、"不寐"、"郁证"、"心悸"等症状与PADAM相仿。认为本病的病因是:“肾气衰、天癸竭”;病机是:肾阴逐渐衰竭,真水枯竭,阴不制阳,阴阳失衡,导致全身各脏腑功能紊乱,主要是心、肝、肾功能失调,其中以肾阴衰、天癸竭为根本。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人先天禀赋各有不同,而PADAM现象也不是每个人都出现,只要后天的摄生调养得当,可使肾阴衰天癸竭延缓出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有子也。”

杞贞滋阴方是龙华医院院内协定方,为上海市名中医周智恒教授的经验方,由熟地黄、黄芪、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潼蒺藜等组成。补肾涩精以固肾,温肾补阳,取“阳中求阴”,亦使养阴药不过于滋腻。全方共奏滋阴补肾、益气生精功效。本研究表明通过滋阴补肾、益气生精方法可以显著改善PADAM症状,起到替代睾酮补充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