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感染发热是急性白血病的最常见并发症,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起病,当体温>38.5℃是常常由感染引起的,其热型不一且热度不等发热的原因是主要细菌和骨骼疼痛。
出血急性白血病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40%~70%患者起病时就有出血,在未并发DIC时,出血发生率67%~75%,死于出血者占38%~44%,并发DIC者,几乎全部有出血,其中20%~25%死于DIC。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淤斑、鼻出血、牙龈渗血口腔舌面血疱和月经过多等,而且淤斑中央常有硬结严重者可有各种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常可致命。视网膜出血可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蛛网膜下隙出血常引起突然死亡,耳内出血可致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急性白血病中以AML-M3和AML-M5出血重,易合并DIC。
白血病髓外并发症由于白血病细胞可以侵犯各种组织器官,或影响各系统功能,因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时这些系统并发症甚至成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见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节病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心包积液、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脏功能衰竭、急腹症、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等
血液系统并发症见于血小板 减少、DIC、血栓形成,溶血性贫血、高白细胞 状态与白细胞淤滞综合征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上二者相似,仅症状和体征的频度和程度上有所差异如浸润表现ALL更为常见及显著。形态学检查可区分大部分AML和ALL,困难者加做细胞化学检测,绝大多数病例可确诊。少数病例需行免疫表型检测鉴别,仅极少数病例还需进一步经细胞遗传学(或)和分子生物学 检测。
类白血病反应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表现为血白细胞升高,伴少数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显示粒系左移,因此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少数类白血病反应,血液学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血片中出现原始细胞骨髓原始细胞也明显增多,甚至>30%,称之类急性白血病反应,鉴别点为有原发病(各种严重感染,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明显升高、原始细胞短期内数量有明显波动且无Auer小体、血液学改变随原发病好转、控制而逐渐恢复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主要和非白血病性白血病及低增生性AML鉴别。根据AML浸润的临床表现及骨髓检查(包括活检)不难区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IM有和急性白血病类似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片中如有较多的异常淋巴细胞,有时和ALL或AML可混淆。通常经检查血清EB病毒标志物、嗜异性凝集试验及骨髓象可鉴别。此外,IM病程有自限性,4周左右即恢复正常。
恶性组织细胞病(MH)此外,AML有时尚需和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贫血鉴别,尤其是M6型,因为二者骨髓中红细胞系均有巨型变。根据AML骨髓中>30%的原始细胞存在,及叶酸 、VitBl2治疗3~4周无效,可明确区分
邓鸣贺演出照
2013年央视蛇年春晚上,来自河北省邯郸市的6岁小童星邓鸣贺和妹妹邓鸣璐表演的节目《剪花花》让很多观众记住了这个“年画娃娃”。这是邓鸣贺第二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2013年2月19日,邓鸣贺患病住院,随后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支气管炎。[4]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25%,治愈率为50%左右。大部分患儿采用化疗,只有少部分患儿需要骨髓移植。目前,医院针对邓鸣贺采用强化疗、短疗程的方法,5个疗程,6至8个月结束化疗。之后,再根据化疗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若能痊愈,并不会影响到小鸣贺的艺术生涯。[4]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