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白血病每年至少以1万到2万的速度增加

发布日期:2014-11-27 23:56:06 浏览次数:1595

中国江西新闻网9月3日南昌讯(通讯员 徐忠金 报道)小儿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每年至少以1万到2万的速度增加。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血癌”不再难缠,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白血病完全可以治愈。

小儿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两大类。慢性白血病也可分为淋巴细胞性(CLL)和髓细胞性(CML)两类。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骨髓衰竭,原始细胞比例<30%(以此可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相鉴别),40%~60%患者将演变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进展迅速,其特点是由造血干细胞恶变而形成的一个原始细胞克隆取代了正常骨髓。白血病细胞积聚在骨髓内取代了正常的造血细胞,并向肝,脾,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肾和性腺扩散,导致对全身器官组织的广泛浸润,破坏其正常结构和功能,终致机体器官衰竭,病人死亡。随着近年来对本病全方位广泛深入的研究,人类对其本质的认识和临床治疗疗效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血液学专家认为21世纪是根治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时代。

白血病病因

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人类对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刻理解。迄今为止研究认为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物、病毒等是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症状和体征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所表现的症状常是非特异性的(例如疲乏,发热,不适,体重减轻),这反映了正常造血功能衰竭。尽管粒细胞减少常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然而白血病发热原因常难查明。出血表现为瘀斑和粘膜出血(例如鼻出血)或月经紊乱。血尿消化道出血并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的早期常不出现头痛呕吐易激动等症状。有时可能主诉骨和关节疼痛,特别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尤为如此。

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极其常见(占75%~90%)。白细胞数可减少,正常或增多。虽然常可根据血片下诊断,但为了确诊应进行骨髓检查,做到MICM分型确诊,对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等疾病。

预后和治疗

治疗首选是化疗,综合治疗为主,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这包括临床症状消失,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骨髓造血正常,原始细胞不超过5%,以及白血病克隆消失。

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中国江西”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江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