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白血病簡介

发布日期:2014-11-15 18:34:51 浏览次数:1600

由於白血病細胞主要是從骨髓生出,骨髓的造血功能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病人常因紅血球、正常白血球和血小板不足而表現出各種症狀。當正常白血球(特別是顆粒球)偏低時,抵抗力會減弱,病人可能出現發燒不退,或局部因細菌感染出現發炎症狀,嚴重時甚至變成敗血症。當紅血球偏低時(也就是貧血),病人會出現倦怠、臉色蒼白、體力衰退等症狀。當血小板偏低時,因凝血功能不良,會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皮膚有出血點或淤青、月經量多或不易止血等症狀。此外某些白血病細胞也會侵犯組織,而引起牙齦腫脹、淋巴結或肝脾腫大、胸骨疼痛等症狀。至於慢性白血病起初常常沒有明顯症狀,而常是抽血檢查時意外發現白血球過高才檢查出來。

白血病的治療依其分類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急性白血病患者通常需先接受1到2次的引導性化學治療,讓病情得到緩解,使骨髓功能能夠恢復。若診斷為急性前骨髓細胞白血病(APL,

AML-M3),還可以加上一種特殊的口服藥物ATRA來加強療效。此外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因為常會侵犯中樞神經,化療又常無法穿透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因此還要追加中樞神經放射治療或脊髓腔內化學治療。若病情得到初步緩解,為了要進一步根除殘存的白血病細胞,必須進行鞏固性化學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常還需要口服化療藥物來進行維持性治療。對於復發機會較大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若有適合的骨髓捐贈者,應該考慮接受高劑量化學治療加放射線治療和幹細胞移植,以提高根治的機會。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雖然早期症狀不太明顯,但若沒有積極治療,最終都會轉變為急性白血病,且預後非常差。以往對於較年輕(40歲以下),發病時間在一年內,預後較好的患者,常建議高劑量化學治療加骨髓(或周邊幹細胞)移植,根治機會可以高達50-65%,但治療過程風險相當大,即使移植成功,仍有不少病人會發生排斥或感染的問題。最近這幾年,由於標靶治療藥物「基立克」(Glivec)的問世,使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成效大幅提昇,基立克是一種酪胺酸激?抑制劑,特別鎖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所特有的「費城染色體」產物加以抑制。對於慢性期的病人,血液緩解率接近100%,副作用也相當輕微。除了基立克之外,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2006年6月通過另一個新藥Dasatinib,也是一種標靶治療藥物,可以在第一線的基立克失效時,作為第二線治療,效果也相當不錯。

至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因病情進展較慢,一般可以先觀察,不見得需要馬上加以治療。若有症狀出現時,再給予化學治療控制即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