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肺血吸虫病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16 02:17:30 浏览次数:1600

尾蚴在疫水中,当与人体接触时侵入皮肤,脱去尾部变为童虫,童虫在皮下停留5~6h,即进入小血管和淋巴管,一般在侵入后第2天随血流经右心、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约在侵入后第8~9天童虫到达门脉系统寄生并发育为成虫,之后成虫逆行到痔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内寄生并产卵,自感染至产卵一般为4~6周。血吸虫主要在人体门脉系统的血管中寄生,成虫产出的虫卵主要沉积在肠黏膜下及肝组织内。如果成虫寄生和虫卵沉着在超出此范围以外的器官组织并造成损害时,则称为异位血吸虫病。血吸虫虫卵可经肝静脉或门静脉的侧支循环而入肺,沉积于肺组织。偶有血吸虫在肺内异位寄生,甚至雌虫、雄虫合抱产卵。到达肺部的童虫可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而进入胸腔、纵隔、横膈而达腹腔,进入门脉系统。当急性期过后或由于肺部小量尾蚴反复感染和长期侵袭,形成肺慢性血吸虫病。

童虫移行至肺部,可引起肺组织充血、出血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过敏肺炎的病理变化,这些病变常于感染后1~2周出现,很快消失。虫卵沉积肺部引起的反应因其发育成熟程度而异:成熟的虫卵可引起组织坏死与急性渗出性炎症,虫卵沉积处常有血管内膜炎、嗜酸性肉芽肿,感染严重时可形成急性脓肿,随着虫卵的死亡,脓肿渐被吸收形成肉芽肿,该肉芽肿含有大量类上皮细胞并杂有异物巨细胞,与结核结节很相像,被称为“假结核”,小的肉芽肿可逐渐纤维化,虫卵死亡后偶可钙化;未成熟的虫卵所引起的组织反应较轻,虽也有“假结核"形成,但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不多。肺慢性血吸虫病主要是由于沉积在肺内的血吸虫卵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肺间质、支气管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溃疡形成,支气管、细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浸润等改变。

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随侵入病原体的多寡和肺部病变范围而异。在急性感染后1~2周,由于童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机械性损害和人体对童虫代谢产物的反应,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如弛张热低热(少数有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哮喘,也可有腹痛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在体内成虫大量产卵时期,相当于初次感染1个月后,最短10余天,最长达2个月,多数急性起病,严重程度不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早晚波动幅度较大,另外患者可有干咳气急、胸痛、心悸。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严重的可引起弥漫性、闭塞性肺小动脉炎,少数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此期亦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等。卵周围有急性脓肿形成,可以有气急、哮喘、胸痛、咳血痰或脓血痰。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腹部症状在早期相当多见,可以是过敏反应的一部分,但持久的腹泻都由于虫卵对肠黏膜刺激所致。肺血吸虫病慢性期可表现为血吸虫性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胸膜炎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