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女子照顾瘫痪妹妹11年 母亲曾留遗嘱让病女自杀

发布日期:2014-11-22 16:06:43 浏览次数:1595

残疾人三妹:老母亲说这话是为我好,怕我受苦,我想开了,一定要幸福让她安心

她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双脚双手弯曲,吃饭走路得靠别人帮忙,又遇到有个暴脾气的二姐。母亲去世时留下遗嘱:三女儿,等你父亲去世后,你……

后来父亲离世,她整整哭了一个月,最后想到了死,生死关头姐夫救下了她。绝望中,她“违背”了母亲的遗嘱,在二姐姐一家细心照料下,灰暗的日子过去了,现在越过越阳光。

曲尺乡新安一组组长李龙清告诉记者,张常琼在父母去世后确实绝望过。但二姐张常敏夫妇从生活上、精神上都很关心张常琼,特别是二姐夫李先进没有一丝怨言,带领两个孩子主动帮助。李龙清说,二姐张常敏一家子,不但照顾张常琼吃和穿,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母亲的遗嘱改变了姐妹俩。”曲尺乡副乡长李飞翔说,张常琼家就在乡政府旁边,他们很了解这个情况。二姐的精心照顾也唤回了张常琼对生活的信心,两姐妹都真正理解了母亲的遗嘱。李飞翔说,乡里已为张常琼落实了低保政策,同时号召大家学习这家人的精神。

昨日,巫山县曲尺乡新安社区1组,42岁的张常琼坐在椅子上,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她的手脚又开始痛了,但她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毛病犯了就吃药。”二姐张常敏提醒张常琼,三妹张常琼却回答;“吃过了。”

二姐打开药盒一看,里面空空的,她突然想起前几天三妹吃完了最后一颗药。三妹因小儿麻痹症,手脚都残疾了,现在疼痛越来越频繁了,但三妹每次要靠提醒才肯吃药。二姐知道,三妹是怕麻烦她,花了她的钱。

“难道不听你的话,去听妈的话?”三妹笑了,跟二姐调侃道:“听妈的话,我坟头的草怕有一人高了!”

母亲去世11年了,二姐为何还担心三妹听妈妈的话呢?为啥听了妈妈的话就是坟头草就有一人高呢?

父亲走了,姐夫要出门挣钱,姐姐要下地干活,侄子侄女要上学,留下张常琼一人在家。在冷清的房屋里,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张常琼又想起了父母健在的日子。有一天口渴了,看到隔自己1米开外的茶壶,张常琼挪动了20多分钟,好不容易抓到茶壶,结果碰翻到地上破碎了,滚烫的开水溅了一身,自己换不了衣服,结果开水变冷后又将她冻感冒了。

“觉得活不下去了。”张常琼想起父母就流泪,整整一个月她都是在泪水中沉默。有一天中午,姐夫李先进忙完活回家,推开房门,正发现张常琼拔出电源插头,手指伸向两片插片准备轻生。李先进一步跨过去,夺下插头。

“让我去死吧!”之后,张常琼还想喝农药、上吊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都是在关键时刻,被姐姐家人及时发现,解救了下来。张常琼哭诉说:“活着对二姐是个拖累,对自己是一种煎熬,不如死了算了。”

二姐张常敏不解,饭照样送到手里,衣服照样换洗,个人卫生也在照样帮忙清洗,就差把三妹张常琼抱着、背着,她为啥还觉得生不如死呢?

“心理的问题。”姐夫李先进仔细回想岳父去世后,小姨子的言谈举止,他发现她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内心深处也很孤独。他提醒妻子,再忙不能忽略三妹的感受,满足吃饭穿衣是不够的。

之后,二姐张常敏再忙也得给三妹梳头,顺便聊两句;晚上甚至还陪三妹说话,说说家常,讲讲姐妹小时候的往事。最后,张常琼向二姐讲起了母亲的遗嘱……

1999年,母亲在弥留之际拉着张常琼的手久久不能咽气:“三女儿啊,我死了你要好好活着,你爸爸走了实在活不下去才找死路,你拖累了我和你爸一辈子,不要再拖累你二姐一家人了。”

母亲担心的是,二姐是个暴脾气,怎么能耐心照顾三妹呢?还有,二姐夫倒插门是来赡养两个老人的,没有责任照顾三妹。

三妹的回忆,让张常敏双眼模糊了。她想起了一件事来。10多岁的时候,她和大姐因争几块红苕干吵了起来,结果张常敏抡起凳子就朝大姐砸去,差点要了大姐的命。事后,母亲含着眼泪批评老二张常敏:“你这个火暴脾气,我们怎么放心你照顾三妹哦。”

从1998年生病,母亲整整卧床一年多,张常敏忙前忙后陪老人睡了半年多。母亲好几次上吊寻死,并告诉张常敏:我是要死的人了,你把对我的好多关心下三妹,这辈子是姐妹,下辈子就不一定是了……

回想起往事,张常敏才发现,母亲是担心自己的火暴脾气不能照顾好三妹,才留下那样的遗嘱。

“好好活着,我们会照顾你的!”张常敏安慰三妹,姐夫李先进和侄子侄女也表示不会丢下她不管。

照顾张常琼,二姐变了:“我火暴脾气都改了,我们一家人都行动起来,照顾了三妹11年。”

每天早晨天不亮,张常敏就起床为三妹穿衣、梳头,然后做早饭,吃完饭后就将三妹抱到门口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因为忙,张常琼大小便失禁,二姐就会不厌其烦地换洗。冬天的夜晚,张常琼的被窝里总是放着暖暖的热水袋,夏天又在床头添置了风扇。

担心姨妹一个人在家孤单,二姐夫又花1000多元钱将黑白电视换成彩电,虽然那时电费单价2元一度,但他从不心疼;为方便行走,姐夫打算为张常琼买轮椅,姐夫嫌买的轮椅太高,她手脚不方便使力,他就动手为张常琼量身制作了一张木制轮椅,接着又为她制作了坐便器。

二姐的女儿———也就是张常琼的侄女,上学离家近,一到课间休息,就往家里跑,搀扶小姨方便,后来梳头、洗头还与妈妈抢着干;张常琼念了两年小学,而侄子将自己的新华字典送给小姨,教会她查字典,后来张常琼基本上靠查字典都能阅读小说了,《杨家将》、《薛家将》等书籍都是侄子借回来给她看的。

曾经有好几个人为张常琼说媒,张常敏将三妹的实际情况抖索出来,说自己不能甩包袱,但三妹能遇到真爱她会放手,结果都知难而退。后来有人提议,将张常琼送到乡里的福利院。张常敏说,那里只能吃饭穿衣睡觉,没有亲情,三妹会更孤独,她拒绝了。

“三妹成了我们家里最有思想的人。”二姐说,张常琼长年累月看书、看电视,视野开阔了,对命运和人生有了更新的理解。她说,母亲的遗嘱并不是真正让自己去死,老人担心的是自己的病情生不如死,还拖累姐姐一家,现在有这样浓浓的亲情守护,自己要好好珍惜,只有好好活着才对得起母亲这句遗嘱。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