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泌尿生殖系放线菌病

发布日期:2014-11-07 00:38:25 浏览次数:1595

放线菌一般为散在发生,属于内源性疾病,并非传染病。放线菌寄生在正常人、牲畜或其他动物的龋齿、牙周脓肿内和扁桃体皱襞内。Slack培养100例切除的扁桃体中,25%有放线菌生长。Emmons直接检查扁桃体,其中47%有放线菌。当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或口腔感染时,可由破损的口腔黏膜处感染到颌面部及颈部。也可由气管吸入而产生肺部及胸腔感染。也可经消化道导致结肠、腹部放线菌病,并可直接蔓延到肾、膀胱。也曾有报告由于尿道下裂手术而引发尿道放线菌病。由于腹部手术感染放线菌而侵犯到前列腺。

放线菌感染的特殊性,是不受解剖学屏障的限制。如筋膜、胸膜、膈肌等均不能限制病变的发展。由一处病灶直接向其附近组织传播、蔓延与扩散,侵犯周围组织及器官。在极罕见的情况下,也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脑、内脏器官的感染。原发皮肤病变少见,多是由深部组织发病向外蔓延。直到皮肤上形成多发性脓肿或窦道。各窦道可以相通,并伸向附近深部器官。本病的特点,在脓液中可以见到黄白色颗粒,直径0.25~2mm,称为硫黄颗粒。极少数患者如有明显免疫缺陷或被感染的放线菌致病力较强时,则可引起严重的血行播散。

1.尿液检查 有少量红细胞、脓细胞、蛋白及管型。高倍镜下可见到革兰阳性Y形分枝菌。

2.脓液检查 在从窦道流出的脓液或肾周围脓肿穿刺所抽出的脓液中可查到灰黄色的菌落颗粒,称为硫黄颗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颜色淡,排列呈放射状,这是放线菌病最具特征性的改变。

1.影像学检查 B超或IVU可见肾肿大、肾盂变形、肾盂破坏,似有占位病变。增殖型的病变可见肾盂肾盏呈蜘蛛脚样变形。

2.组织学检查 病变难以鉴别时,可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同时,应与相应器官的肿瘤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3.膀胱镜检查 可见膀胱内黏膜红肿、充血等慢性炎症性改变。活组织检查见到典型的颗粒状菌落,可明确诊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