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组织胞浆菌病

发布日期:2014-10-17 00:35:09 浏览次数:1595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是由组织胞浆菌引起的原发性真菌病。可分为肺组织胞浆菌病和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病原菌为荚膜组织胞浆菌,属双相真菌,在室温和泥土中呈白色菌丝集落型;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或37℃培养基中呈酵母型。组织胞浆菌几乎遍及全球,主要为温热地区。人类普遍易感,结核病人及疑似结核病人中,组织胞浆菌感染率较高。 机体经呼吸道吸入染有组织胞浆菌孢子的尘埃到达肺泡后,发育释放出酵母型真菌,并寄生于巨噬细胞中,大量繁殖使更多的巨噬细胞受到感染。这些巨噬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一起形成肺局部浸润,累及多个肺泡形成肺内感染,健康人常可不治自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恶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接受细胞毒药物,年龄55岁,伴糖尿病、硬化、严重心肺疾病者,或吸入大量孢子后形成肺部病灶并可向邻近蔓延,经由淋巴及血行播散。本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肺及其他组织器官形成上皮样肉芽肿、结核样结节,干酪坏死及钙化,部分变为空洞,但很少化脓。

组织胞浆菌感染者约65% 无症状,有症状者以肺部表现为主,少数表现为肺外组织胞浆菌病。严重播散型少见,但多数预后不佳。临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无症状型 只有该菌吸人感染但无任何症状,肺内常出现多发性钙化。组织胞浆菌素皮试阳性,表明曾有该菌感染。 2.进行性肺感染型 表现为肺内单个或多发结节及团块病灶,病灶内有分层结构,可有龋齿状缺损及钙质沉着于各层与中心部是其特征。少数可见结节或粟粒布满整个肺野,似血行播散肺结核。临床症状有发热、出汗、咳嗽、可有黏脓性痰是最常见症状,肺结节损害约在数周~数月方能愈合。 3.急性肺炎型 表现类似于渗出性肺结核或急性细菌性,病毒性肺炎,胸片显示肺部浸润,斑片影或肺实变征象,病变以肺上野居多,常伴肺的淋巴结肿大,还可累及胸膜致胸膜炎胸腔积液。临床症状有寒战、发热、多汗、食欲减退、咳嗽、咳黏液脓性痰,约1/3伴咯血。 4.播散型 亦称肺外型,多由肺结节型及急性肺炎型恶化所致。胸片常呈肺浸润,空洞形成,粟粒结节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影像。临床表现除具有急性肺炎型症状外,并具有肺外表现如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肾脏、口咽部、中枢神经系统等也可累及,并引起相应表现。该型病程可长可短,可1~30个月,预后差。 5.慢性型 多为重复感染组织胞浆菌孢子所致,或原有静止的病灶再复发引起。此型可表现为多结节、空洞及肺纤维化,病灶亦可穿破脏层胸膜至胸腔,形成脓胸、支气管胸膜。 此外,还有游走性肺炎型,肺内病变可彼伏此起,反复发作数月后消退;纵隔型,胸片仅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而无肺实质异常,个别可致气管压迫和上腔静脉阻塞现象,多数逐渐恢复。

1.职业及鸟禽、畜类排泄物接触史。 2.组织胞浆菌培养阳性是诊断组织胞浆菌最可靠的证据。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活检组织均可培养出该菌。 3.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胞浆菌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结核病很相似,因此该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病原菌。HE、PAS与嗜银染色是较常用的染色方法。 4.血清学试验

①补体结合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一般认为抗体效价1:8或近期高4倍以上为阳性。

②免疫扩散法敏感性稍低而特异性高于补体结合试验。实验中出现H或M沉淀带为阳性,前者常提示活动性感染,诊断价值较高。

③组织胞浆菌抗原检测是近几年的一个重要进展,可从患者血清、尿液和脑脊液中检测出来。对免疫缺陷者更具有诊断价值。阳性提示活动性感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