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老人多用脑子防痴呆 早期表现

发布日期:2014-11-28 02:31:34 浏览次数:1600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中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陆正齐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

近日, 央视的《我的父亲母亲》节目让很多人知道了“老年痴呆症” ( 阿尔茨海默症) 这一疾病。而这类患者常常丢三落四, 记忆力下降, 或在自己住所的街道、门栋迷路, 忘记是怎样从家里出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回家…… 有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痴呆的患病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

为什么会得老年性痴呆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刘中霖说,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据介绍, 痴呆的患病危险因素众多,常见的有高龄、痴呆阳性家族史、心脑血管疾病、心情低落、情绪抑郁、离群独居、不参加社交活动、文盲和低教育、缺乏体育及脑力锻炼、长期吸烟、饮酒、过食嗜好肥甘饮食、肥胖等。刘中霖解释,低文化教育水平所造成的认知功能低下, 与老年期智力退变有关; 其次, 低文化水平者多数从事手工劳动职业, 因而用脑的机会少,也是一种可能与痴呆的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另外社会阶层低经济状况差者长时间的营养不良, 易于接触有毒物质, 可能与发病也有关。另外, 高龄产妇的子女、饮水中铝含量过高、精神抑郁、绝经( 老年性痴呆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 :1,这可能与老年妇女绝经后的雌激素不足有关) ; 免疫异常和环境因素等都可能与痴呆的发病有关。

很多人不了解老年性痴呆, 以为老年人“ 呆一点、反应迟钝忘性大” 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不加以重视, 因此许多老年期痴呆患者得不到即时的诊治。直到老人出门后, 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走失才醒悟。

老年痴呆症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缺损、学习新知识及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情绪改变、人格障碍是痴呆常见的早期表现。近记忆缺损常是最早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铭记功能受损, 患者记不住定好的约会或任务, 记不清近期发生过的事件, 比如经常失落物品, 遗忘已承诺的事情。严重时,做不了家务, 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 另一个早期症状是当遇到不熟悉的作业时容易感到疲乏沮丧; 早期情绪呈现不稳, 在疾病演进中逐渐变性淡漠及迟钝, 等等。

“ 老年性痴呆起病隐袭, 缓慢发展,常无确切起病时间和起病症状, 早期往往不易被发现, 一旦发生, 即呈不可逆的缓慢进展。” 刘中霖指出, “ 如果家属发现家里老人家有这些症状, 应该及时带老人就医, 早期药物干预可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使病人的生活舒适些。”

至今还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老年性痴呆症的发展, 但是早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患病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陆正齐指出,“ 脑子越动越聪明, 不动反而会生锈”,智力活动能减慢脑的老化过程, 延缓脑的衰退,是健脑养脑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预防痴呆症的妙方。

所以, 老年人应多动脑,经常观察和思考, 也可多写文章、多听音乐、学会养花草、种蔬果、手工活, 尤其是手部的精确动作, 如十字绣、织毛衣等都可以刺激大脑, 防止脑的退化, 而且花样越复杂, 效果越好。

还可以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 如朋友聚会、文娱表演、棋牌、旅游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大脑的锻炼和增加生活的情趣。

另外, 陆正齐还强调, 弹簧不能总是处于紧绷状态, 上紧的发条也要有松弛的时候,脑子也应该时时喘口气, 休息一下。对老年人来说, 夜间的睡眠时间短, 容易早醒, 因此,在白天可以小睡片刻或闭目养神以补充睡眠。总之,应保证每天8 小时的睡眠时间, 使大脑细胞轮流休息充电。老人还需避免各种心理应激性刺激, 各种负性的心理刺激可促使老人患痴呆, 因此, 对付各种心理及精神刺激, 应采取“ 想得开”的豁达平静的心态,学会心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

并防止脑外伤, 定期体格检查,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症等。以上疾病是中风的祸首, 而中风后可能导致脑血管性痴呆症。

哪些检查能确诊?

若老年人出现上述痴呆早期表现, 家属应积极带其到有神经专科的大医院检查。应配合医生进行以下检查: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评测、血液检测、结构性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 , 对于怀疑痴呆的患者都应进行此项检查, 它可用以识别海马萎缩、额颞叶退行性变、血管性痴呆及某些特殊类型痴呆)、功能性神经影像( 包括PET 和SPECT, 这两种方法常在鉴别诊断困难的患者中作为结构影像的补充)、脑电图、脑脊液分析。(肖丽)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