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什麽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激发的、由免疫球蛋白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至少影响全世界10%~25%的人口。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前除了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药物可分为5类,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这些药物的给药途经有口服、滴鼻和鼻腔喷雾等几种。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为首选,而减充血剂、抗胆碱药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多为辅助用药,用于改善某些症状。
一、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特别是对长期暴露于过敏原而引发的延期反应和慢性炎症有效。鼻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快也要3小时左右。用药注意事项:1.以早晨用药为好,该药应在30℃以下保存,用药前摇匀;2.对激素过敏者禁用。对于呼吸道结核感染、儿童、孕妇、哺乳妇女要慎用;3.要在治疗几天后才显效;4.治疗间歇性变异性鼻炎,应尽可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2周左右)用药;5.药物喷头插入鼻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鼻腔粘膜;6.喷头应指向鼻腔外侧壁,避免药液喷向鼻中隔,以免增加鼻出血的可能,如有可能,用右手喷左鼻孔,用左手喷右鼻孔;7.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鼻黏膜以及鼻咽部有否干燥、结痂、溃疡、并发真菌感染及鼻中隔穿孔等;8.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控制眼部症状。
二、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亦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对无镇静作用,目前使用比较广泛。氯雷他定对喷嚏、鼻痒和流清涕有效,而对鼻塞效果不明显。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非索非那定等)对过敏性鼻炎有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应用抗组胺药物时应注意:1.严格执行药物推荐剂量;2.一般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3.不与咪唑类抗霉菌药物合用,如酮康唑或伊曲康唑等;4.不与其它可抑制加氧酶细胞色素P一450系统的药物合用;5.在肝功能障碍患者和低钾、低镁血症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孟鲁司特)是一种新型的抗炎药物,属非激素类抗炎药物,主要能缓解患者的鼻堵症状,且治疗毒副作用少。有研究表明联用盂鲁司特及氯雷他定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上述任何一个药物。
四、减充血剂:
鼻用减充血剂起效迅速,常用者包括:麻黄素、羟甲唑啉和塞洛唑林等。如果使用频率过高或疗程过长,可使鼻黏膜损伤导致药物性鼻炎,在使用时应注意:(1)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慎用;(2)孕妇及儿童慎用;(3)运动员慎用;(4)应严格按照药物推荐剂量及疗程使用,不得随意增加使用次数及延长使用天数。
以上简单介绍了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几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的注意事项,过敏性鼻炎须经过正规的检查及治疗,才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