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厅推出预防H7N9禽流感方法
是每周不是每天
运动锻炼可能有利于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量过大可能反而有害健康。美国研究人员跟踪了5万多名成年人30年间的健康记录并调查了他们的运动量,结果发现,适度跑步对身体最有益。那些每周跑步1~20英里(1英里≈1609米)、平均跑步速度每英里10~11分钟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慢跑的人,死亡风险大大低于那些不跑步的人和那些每周跑步大于20英里以上的人以及那些通常跑步速度高于每小时7英里的人。这一观点得到丹麦一份有关运动与死亡关系的研究报告的支持,该报告指出,每周以较慢速度跑步1~1.5小时的人有较长寿命,远远高于久坐不动和剧烈运动者。
由于大鼠的寿命比人类短很多,故此大鼠这个16周的“耐力训练”若推之于人类,则相当于人类持续奔跑十年以上。如此大的运动量,可能只有某些从事马拉松或长跑的运动员能够达到。动物模型的结论是否能够在人类身上成立,需要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医学调查来证实。2008年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老马拉松运动员与同年龄段老年人相比,心脏纤维化发生的征兆更多。但是这个研究遭到了质疑:报告中一些老马拉松运动员并非从年轻时即开始从事这一项目,且部分人有较长时间的吸烟史等不良生活习惯,故此无法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心脏纤维化。而几周前英国的一项类似研究则更为科学:他们挑选了一些曾参加过英国国家队或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长跑运动员或赛艇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还包括一些“马拉松100”俱乐部的会员,这些会员都至少完成了100次以上的马拉松比赛,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都曾经接受过长期的耐力训练。研究对象中有12人的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而另外17名研究对象则相对年轻,年龄从26岁到40岁。该研究还同时招募了20名身体健康,年龄超过50岁的非耐力运动员作为对照。科学家对这些研究对象的心脏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以评估他们心脏瘢痕或纤维化的情况。结果显示:老年运动员组有一半的心脏出现了瘢痕现象,而这些人都是当年训练时间最长,练习最勤奋的老运动员;而年轻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对照组则未发现心肌纤维化的迹象。研究者认为,长期高强度的耐力训练的确会导致心脏纤维化。这一研究结果与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01 板蓝根怎么成了“万能神药”板蓝根可以“解毒”,依此理论它必然是“万能神药”板蓝根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而在中医理论中,“毒”泛指一切对人身体不利的东西。由此可推导出,凡是由“对人身体不利的东西”引起的疾病,板蓝根都可以防治——所谓“解毒”。那么板蓝根必然就会成为一种“万能神药”,因为它可以针对的疾病太广泛了。不管是禽流感还是非典,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用板蓝根来“解毒”似乎对症下药。…[详细]
板蓝根还能“清热”,所以特别被用于有发热症状的疾病,这种疾病也很多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人的大脑要负责调节体温使其恒定,如果体温低了,大脑就会指挥身体加快新陈代谢散发热量——如发抖。而病菌病毒进入人体后,经过连锁反应,会传递给大脑信息,让大脑认为人体温度过低,从而指挥人体产热,于是人就出现发热症状。既然板蓝根可以“清热”,而感冒又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发热症状的疾病,那么板蓝根自然就成了治疗感冒的常用药物。当然理论上板蓝根也可以用于治疗一切具有发热症状的疾病,这种疾病种类又很多,所以板蓝根难免又会成为“万能神药”。
当然,依照以上逻辑,中药里面的“万能神药”应该不计其数,因为太多中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板蓝根易获取好制作、冲剂口味甜,于是从众多理论上的“万能神药”中脱颖而出既然中药里面能成为“万能神药”的种类有那么多,为何实际中却是板蓝根成了“万能神药”呢?这是因为板蓝根有“亲民”的优势,好扩散,它的原料菘蓝和马蓝各地均产,还可人工种植;是单一草药,省去配置的麻烦;加糖做成冲剂口味好,免得皱眉捏鼻地喝苦药汤……等等。
疫情爆发需要“维稳”,板蓝根和口罩消毒水组成“老三样”安抚人心疫情爆发后,人群中会出现恐慌情绪。这时候,在你活动的场所喷洒消毒水,告诉你这里的病毒被灭了;出门戴上口罩,告诉你病毒被隔绝在口罩之外了;肚里服下一包板蓝根,告诉你体内建起了防御。于是人心稍安。
02 事实上,除了安慰作用,板蓝根未被证明有任何疗效板蓝根如何“解病毒”,谁都不知道现代药物中也有能“解病毒”的药物,比如达菲就是针对流感病毒的主要药物。达菲之所以能遏制流感病毒的危害,是因为达菲可以阻止流感病毒脱离人体细胞,于是流感病毒在感染了人的一个细胞后,就被困在这个细胞里,无法去感染其它细胞,病情就不会扩散。…[详细]
那板蓝根是怎么做到“解流感病毒”的呢?我们不知道,只是古医书上说它可以“解毒”,于是现在就说它能防治流感病毒。
现代药物中也有能“清热”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之所以能退热,是因为前列腺素E2正是告诉大脑体温过低的“信使”,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详细]
当然还有一套“整体”理论,就是你别管什么生化机理,反正板蓝根性寒,感冒是发热,寒能克热,所以板蓝根就能治感冒。可这种理论漏洞很大,因为发热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抗击病毒时需要的条件,也就是说高于日常的体温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可见发热还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武器呢,把它“克”掉了还成?(所以如果不是高烧,要慎退烧,服用退烧药会让人舒服点,却会延长病程)…[详细]
板蓝根的疗效从未经过严格验证即便我们不知道板蓝根的治病机理,只要它在实践中确实能防治疾病,那也不失为一种可被利用的药物。达菲能防治流感病毒,就不仅在于治病机理清楚,还在于得到了实践检验。上世纪90年代,达菲的研发公司罗氏联系了世界各地300多名医生、找到了1355位流感患者参与试验,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服用达菲,一组吃安慰剂(病人、医生、研究人员均不知道分组情况),结果服用达菲组病程明显更短,达菲的疗效被实践证明了。…[详细]
“我觉得板蓝根有效”靠不住当板蓝根的疗效被质疑时,肯定会有无数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我感冒时喝了板蓝根就感觉病轻了”或者“我喝了板蓝根感冒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人在感冒中,需要体温升高对抗病毒,这时一碗冲服板蓝根的热水喝下去,体温提上来,大脑就不用指挥身体发抖来产热了,当然可能感觉“病轻了”;而且患病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水,一碗水喝下去也是弥补人体所需水分,感觉自然好,所以“病轻了”是板蓝根的作用还是那碗热水的作用,这不一定。无论普通感冒还是流感,都是可以自愈的疾病,也就是说大部分患病者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自愈,而且大多数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症状很轻,好得很快,所以病好了未必是板蓝根的作用,也许是“自己好的”。…[详细]
03 板蓝根的毒副作用却不可被忽视板蓝根有多种毒副作用,现实中已经造成过不少危害板蓝根通常被人们当做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当茶喝的药物,最早记载板蓝根的《神农本草经》也将其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所以现实中板蓝根的滥服非常严重,去年底微博上的“板蓝根泡面”曾引起围观。
但所谓“多服久服不伤人”实则不然。《家庭医学》刊登过《小儿滥服板蓝根危险》:小奇的妈妈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在家给孩子服用了两个星期的板蓝根冲剂,谁料小奇突然出现头昏、胸闷、呕吐等症状,吓得大家急忙将他送行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正是板蓝根。
实际上在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据研究,板蓝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有的患者口服板蓝根后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绞痛和消化道出血(《张冰等,中药不良反应概论》)。有的因服用板蓝根而发生急性溶血性反应,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张英从,陕西中医,1997)。也有服用板蓝根出现药疹的报道(吴波等,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另外,板蓝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案例也非常多。…[详细]
流传病学专家指出:疫情来时盲目服用板蓝根,空惹得大批学生草药中毒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我国流行病学的权威祖述宪提醒,在流感来时,大众不要轻信草药,跟风抢购板蓝根和白醋陈醋,喝大锅草药汤。因为这种非理智的群体行为,每当传染病流行时都会发生。在SARS流行期间,有些农村中小学盲目地让学生服用包括板兰根在内的中草药,结果当地根本没有疫情,空惹来大批学生草药中毒。…[详细]
04 “大轰大嗡”的疫情防治法,是愚昧和落后的表现不仅板蓝根,“老三样”没一个是靠谱的疫情来时,不仅板蓝根被滥用了,口罩和消毒水同样被滥用了。一般市售的口罩阻滞微粒的滤过作用不足,对预防无益,至多可以防止他人的唾沫溅到脸上。在户外戴口罩不仅不起作用,还徒然增加社会的恐慌气氛,毫无必要。不清洁的口罩反而有害。因此,美国疾控中心不建议大众使用口罩。…[详细]
消毒水可以用于病毒大概率存在的地方——如患者呆过的地方,但是没必要到处喷。在非疫区喷消毒水,能命中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副作用却不少——消毒水会灭杀有益的微生物、使有害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会刺激人的呼吸道粘膜和皮肤甚至导致过敏。…[详细]
有关部门应该充当“科学权威”的角色,以此来安抚大众中国的政府部门在面对疫情时“维稳”思维严重,一开始怕引起恐慌想瞒住消息,等瞒不住了为了表决心树信心又反应过度。经非典一役,政府部门在隐瞒信息方面有所改善,但在过度反应方面未见长进。
过度反应真是“维稳”好办法吗?“老三样”无疑有安抚人心的作用,但这种大轰大嗡的做法更会引起人们整体上的焦虑。为了表示“咱们有办法”推出的各种不靠谱措施,让有关部门看起来像是只会展示肌肉的无脑莽汉,而此时人们更需要一个“科学权威”作为依靠。
非典时抢购板蓝根的情形 结语可喜的是,新闻跟帖中大部分网友对“板蓝根预防H7N9”嗤之以鼻,网友的水准又一次走在了有关部门前头。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仍缺乏特效药。因为碰巧用“病毒”来翻译virus,带了个“毒”字,于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就被中医用来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似乎“解毒”就是用来解决病毒的,其实不过是望文生义,中医所说的“毒”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与病毒本不是一回事。在这类中药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板蓝根那么神通广大,那么声名显赫,几乎被认为能防治一切病毒性疾病乃至细菌性疾病,甚至能对付萨斯这种新兴传染病。但是板蓝根被用以治疗的那些病毒性疾病,多是能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并无确切的药理研究和严密的临床试验证明板蓝根对哪一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有疗效。虽然有一些简陋的体外实验表明板蓝根能够抑制许多种病毒、病菌的活性,但是这种实验不足为凭,因为病毒、病菌在体外并不难被灭活,用类似的实验可以证明几乎所有中药都能抗病毒、抗菌。
因为板蓝根是“解毒”药,所以许多人就以为它本身没有毒性,长期服用它来预防疾病。这可能是最被滥用的中成药。《神农本草经》也将“蓝实”(菘蓝的别名)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
板蓝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有的患者口服板蓝根后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绞痛和消化道出血[1]。有的因服用板蓝根而发生急性溶血性反应,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2]。也有服用板蓝根出现药疹的报道[3]。
另外,使用板蓝根注射液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过敏性休克较常见,并有因此致死的报道[4][5][6]。板蓝根注射液也能导致肾损害[7][8]。
尽管自己只接种过一次流感疫苗,但钟南山认为,在目前流感和禽流感病毒同时活跃的状态下,每年接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流感疫苗,虽然只能保护抵御当年的预测流行毒株,并不能抵抗禽流感病毒,但至少可以减少流感样病例与症状相似的禽流感病例的混淆,以及避免流感与禽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人或猪,发生混和变异的可怕状况。
“我没喝过板蓝根,但我并不反对服用板蓝根。”针对老百姓习惯喝板蓝根来预防感冒,钟南山院士表示,到目前为止,给人服用的剂量中还没有发现一个成分对流感病毒存在有效作用。
据钟南山介绍,板蓝根抗流感缺乏严格的循证医学上的证据,仅仅停留在多年来具体病例积累的临床经验上,经验证明中药板蓝根可能作用于人体细胞保护,使其免受病毒侵害,或者是提高了人体免疫机能。
板蓝根抗病毒机制初探明
“目前已经找到板蓝根的组分中有两种对于病毒的植物血凝素和病毒复制有效果。”在昨日的大会上,钟南山透露。
两千年来,板蓝根在我国一直被广泛用于防治感冒和流感,是中医治疗感冒运用最多和最久的中药。很多人反映,在感冒早期服用板蓝根可以大大缩短感冒病程,但其作用机制一直未能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
自2008年起,钟南山院士率领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澳门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目前已初步探明白云山板蓝根抗病毒神秘机制。白云山板蓝根颗粒不但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十几种病毒具有明显的抑杀作用。
“现在马上就可以开始第二阶段,即进入严格的临床验证阶段,从而从根本上证明板蓝根抗病毒的有效性其效果大小。”钟南山充满信心地表示,虽然现在直接把中药与“抗超级病菌”联系在一起还太早,但是目前中国有2例超级细菌的痊愈都有赖于免疫功能的提升,而不是依靠抗菌素直接作用于超级细菌。
板蓝根颗粒获美国资助
2009年3月,在钟南山院士的支持下,白云山和黄中药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白云山板蓝根颗粒抗病毒机制研究签订了合作协议。白云山板蓝根颗粒也由此成为首个获得NIH资助研究的中药产品。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日前举办的全球抗病毒论坛上,钟南山院士着重介绍了中药板蓝根,板蓝根的治流感作用,引起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强烈兴趣。
板蓝根清热解毒两方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教授指出,板蓝根的清热解毒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通感冒,另一方面是流感。板蓝根有很好的抗病毒、治疗流行性传染病的作用,如乙脑、肝炎等。
西医怎理解板蓝根抗病毒?
板蓝根抗病毒,中医药专家从大量临床经验以及实验室数据予以了肯定。那么板蓝根所抗的病毒,和西医中讲的“疫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副教授李洪娟指出,中药的抗病毒包括“疫”毒,它与西医所指的病毒说法不同,但所指的是同一个问题。普通人在平时把板蓝根做为抗感冒的预防药,在有感冒的征兆时就喝上一包,效果非常明显,能把感冒控制在萌芽状态。但是当感冒严重之后,则需要根据病情配伍用药。板蓝根药性苦寒,脾胃不太好的人服用了板蓝根可能会有点不舒服,消化能力会减弱,所以这样的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如不空腹用,不长期用。
有的家庭还把板蓝根做为预防药,长期给小儿预防感冒,对于这种做法,李洪娟告诫:小儿用药不能这样随意。板蓝根是治疗用药,不是保健食品,小儿的脾胃普遍比较弱,经不起板蓝根长期、大量的使用。
昨日,钟 南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病例开始出现到确诊为H 7N 9,时间很短,很难知道到底用什么药预防。喝板蓝根冲剂等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传染病防 控专家、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永慧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板蓝根、黄芪等药物起到的是对流感、痛风等病症的预防作用,但并没有证据证明对人感染H 7N 9禽流感有特殊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昨日表示,这些是预防建议方案,并非治疗。这些预防方法都是基于过去对于病毒感染预防与治疗经验。预防的作用很难评价,目前确实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方法无效,也没有证据说明哪些预防方法肯定有效。在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前,这些普性办法也是一种选择。
昨日,钟南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病例开始出现到确诊为H 7N 9,时间很短,很难知道到底用什么药预防。喝板蓝根冲剂等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传染病防控专家、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永慧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板蓝根、黄芪等药物起到的是对流感、痛风等病症的预防作用,但并没有证据证明对人感染H 7N 9禽流感有特殊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昨日表示,这些是预防建议方案,并非治疗。这些预防方法都是基于过去对于病毒感染预防与治疗经验。预防的作用很难评价,目前确实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方法无效,也没有证据说明哪些预防方法肯定有效。在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前,这些普性办法也是一种选择。
昨日,钟南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病例开始出现到确诊为H 7N 9,时间很短,很难知道到底用什么药预防。喝板蓝根冲剂等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传染病防控专家、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永慧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板蓝根、黄芪等药物起到的是对流感、痛风等病症的预防作用,但并没有证据证明对人感染H 7N 9禽流感有特殊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昨日表示,这些是预防建议方案,并非治疗。这些预防方法都是基于过去对于病毒感染预防与治疗经验。预防的作用很难评价,目前确实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方法无效,也没有证据说明哪些预防方法肯定有效。在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前,这些普性办法也是一种选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