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通报湖南安徽发生两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据新华社 卫生部16日22时通报,近日我国内地确定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湖南一例,安徽一例。
患者一,贺某某,男,9岁,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人。10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患者发病前有病死家禽接触史,其居住的村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阴性。实验室检测患者发病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5特异性抗体呈4倍以上增高,表明患者近期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贺某某已于11月12日痊愈出院。医疗专家正在总结成功治疗该病例的经验,研究有效治疗的方法。
患者二,周某某,女,24岁,农民,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11月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1月10日病情加重,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发病前1至2周,家中饲养的鸡、鸭出现死亡,曾接触病死鸡鸭。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另外,患者贺某,女,12岁,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人,系患者贺某某的姐姐。10月8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0月17日病情加重,经救治无效死亡。对该患者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H5N1抗体为阴性。患者发病前有病死家禽接触史,其居住的村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该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与其弟相似。卫生部专家组推断该患者有可能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但由于缺乏确切的实验室检测证据,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不能判定为确诊病例。
禽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膜上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糖蛋白纤突。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A、B、C三型,其型特异性由核蛋白(NP)和基质(M)抗原的抗原性质决定。A型流感病毒可见于人类、多种禽类、猪和马及其他哺乳动物,B型和C型一般只见于人类。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特性,将A型流感病毒分成不同的亚型。目前,有15种特异的HA亚型和9种特异的NA亚型。
流感病毒属分节段RNA病毒,不同毒株间基因重组率很高,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快,其变异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单一位点突变就能改变表面蛋白的结构,因此也改变了它的抗原或免疫学特性,导致产生抗原性的变异体。而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粒子时,病毒的8个基因组片段可以随机互相交换,发生基因重排。通过基因重排有可能产生高致病性毒株。基因重排只发生于同类病毒之间,它不同于基因重组。这也就是为什么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的原因。
1、凡本网注明“每日甘肃网讯”或“每日甘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每日甘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每日甘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每日甘肃网讯[XXX报]”或“每日甘肃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甘肃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每日甘肃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