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
商报讯 (记者 蔡文华) 1月28日,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中心发布消息,目前我省尚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针对冬春季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给出专家指导意见。
近日来,我国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陆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积极部署防控措施,到目前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技术、物资储备等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截至目前我省尚无相关病例报告。
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介绍,对于公众来讲,首先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来源还仅限于禽类,且大部分为散发病例,虽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但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因此,只要在预防上避免与禽类接触,特别是要避免暴露于活禽市场等高危环境;对于从事禽类宰杀或加工的人员要规范宰杀过程,做好相应的防护;诊治或陪侍病人时也要按要求进行防护。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一般首先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至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表现有助我们及早发现和诊断。如果在出现上述症状前10天内有接触禽类暴露史,特别是接触活禽市场的暴露史,一定要引起警惕,尽快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便能够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早得到规范治疗,提高治愈的机会。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热敏感, 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对于经蒸、煮熟透的禽类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省卫生厅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介绍,主要原因是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适宜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生存,再加上冬春季室内环境密闭不利于病原体的稀释和及时清除,也增加了人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及时、规范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如麻疹、乙肝、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等。实施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免受传染病侵扰而言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对于尚无疫苗的传染病,我们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预防。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染病易感人群”三个关键环节。要有效预防传染病,关键在于切断这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因此,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家中出现发热或传染病病人要及早隔离就医,实现对传染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要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均衡饮食、劳逸结合,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