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病毒或已具备传染人类能力
(记者吕诺)国家卫生计生委18日公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联合考察组考察报告》,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开展并加强人和动物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等7条纲领性建议。
报告建议,开展更密集、目标更明确的专项调查,确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来源,从而采取紧急行动以防止病毒继续传播;和许多其他禽流感病毒一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数可能会在夏天有所下降,但仍应对H7N9禽流感病毒保持高度警戒、防范和应对,因为这种病毒的风险严重且仍有许多基础信息尚未得知;继续在中国所有省份开展并加强人和动物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是否发生更大范围的传播,是否更容易感染人或发生有效人传人等变化。
报告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变得可以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比任何其他已知禽流感病毒都高。该病毒已导致一些人出现严重疾病,包括死亡;该病毒看起来不会导致禽类患病 (虽然将来它也可能会变得具有高致病性),因而可在禽间“隐形”传播;与任何其他已知的禽流感病毒相比,该病毒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了更多的人感染;一些H7N9禽流感病毒出现基因改变,说明这些病毒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从而比其他禽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类。
(记者吕诺)国家卫生计生委18日公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联合考察组考察报告》指出,活禽养殖场很可能是H7N9传染源。
报告称,在上海H7N9禽流感患者周围的活禽市场发现了H7N9病毒,大量病例都有活禽或活禽市场的接触史,上海关闭活禽市场后人感染病例数明显下降。这些情况都提示,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关键风险因素。
报告称,虽然目前活禽养殖场还没有发现该病毒,但它们很有可能是传染源之所在,病毒随后在活禽市场不断扩大,最后导致人感染。虽然目前处于调查早期阶段,数据有限,但看来由于省际及省内活禽贸易,H7N9禽流感病毒将继续存在。如果禽类的感染得不到控制,该病毒有可能会传到中国其他省份,导致人畜共患的威胁加大,从而提高了此次暴发演变为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
报告提出,迄今为止,尽管病毒学方面的信息还很有限,但是通过对人感染的病毒和禽类感染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发现,这种H7N9禽流感病毒经过了调整,或已具备传染人类的能力。
(记者吕诺)H7N9禽流感是否发生了人传人?为何重症病例以老年男性城市居民为主?国家卫生计生委18日公布的一份考察报告指出,H7N9疫情目前仍存在一些重要不确定因素。
这份题为《中国-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联合考察组考察报告》提出,尚不清楚为何重症病例以老年男性城市居民为主,这可能与他们的行为因素有关,或者和季节性流感一样,H7N9禽流感病毒也可能导致了大量未监测到的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尽管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为常规开展,但仍无法排除这些感染已发生了一段时间的可能性;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发生了人传人;未监测到的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的存在规模不清楚,并有可能影响对病死率的估计。尽管已制定检测策略并确定多种检测方法,但是某些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没有被检测到。
报告称,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是由H7的HA基因、N9的NA基因以及甲型H9N2病毒的6个内部基因片段组成的重配病毒。虽然各基因片段分别与近期东亚地区流行的禽流感病毒相近,但这种基因组成之前从未在禽、人或其他动物中发现过。
截至目前,所有来自人、禽和环境标本的H7N9病毒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病毒在禽中呈低致病性,对哺乳动物的适应性增强。多数分离自人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一个哺乳动物适应性的相关突变,但是在分离自其他动物和环境的H7N9禽流感病毒中,并未发现这个突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对该病毒的认识,并继续发现其他可能影响病毒的禽类致病性和人间传播能力的突变。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