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谨防流感和禽流感
每年冬春交替季节都是普通感冒、流感的高发期,而近段时间,禽流感也掺和其中,让大家难以分辨。有不少流感病人发热后误认为是“感冒”、“支气管炎”,用了很多退热药、抗生素也不见效,直到出现肺炎才怀疑为“流感”。此时,给用上抗流感病毒药物,体温很快恢复正常,症状也得到缓解。
为了预防流感和禽流感,居民应常开窗户多通风,注射疫苗勤洗手,持续发热去医院,注意隔离防传播。即便流感来了,禽流感来了,也不用怕。
流感可早诊断早治疗
当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出现“感冒、发热”时,能够作出简单的前期判断,有助于流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像细菌感染,大多数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无论流感还是禽流感,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病毒感染中是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只要及时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不但可以减轻病情,还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流感vs普通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但这个感冒不像普通感冒,流感会传染,而且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快,可造成大流行。其实,禽流感也是流感家族中的一员。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人对禽流感易感性的个体差异很大,并非人人易感,而且,让人们放心的是,不像普通流感,禽流感目前还没有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流感和禽流感早期引起的表现基本类似,但和普通感冒有明显区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而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流感患者可以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严重者可并发病毒性肺炎,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而普通感冒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可由细菌引起,如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一般发热较轻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较轻,而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明显。持续时间较短,很少出现并发症。普通感冒多为散发,尽管有的也可以传染,但传染性弱,不会引起流行。
患流感应及时就医
得了普通感冒,对症治疗、注意休息,一般5至7天即可痊愈。
如果一旦出现发热,体温持续高热不退,伴全身不适、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可能是得了流感。因此,当你觉得自己得了流感时,就要及时就医。
尽管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但要注意的是,抗流感病毒药物要尽早使用。发病后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可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有证据证明,越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效果越好。建议在发病48小时之内用上药,效果最好。
此外,得了流感,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注意均衡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在流感高发、禽流感也掺和其中的时候,医生应加强对流感及禽流感的排查。对医生而言,要注意询问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是否有禽类接触史或有禽类环境的暴露史。对发热患者而言,如果自己近两周有禽类接触史或曾经暴露在禽类环境的,也要主动告知医生,以帮助医生诊断,以便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流感尽管可以造成流行,让人疲乏无力、高烧不退,有的还导致肺炎,但也不必一说流感就色变。作为一种传染病,流感引起重症肺炎的毕竟是少数,而且流感重症病例多发生在以下人群:孕妇、体形肥胖、小儿、有心血管疾病、肺心病、呼吸道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因此,这些人如果得了流感更应该引起重视。(蒋荣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