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你听说过猫抓病吗

发布日期:2014-10-20 00:39:04 浏览次数:1595

(医院供图)

上周,商报报道了22岁小伙捉花狸被咬,半个月后因狂犬病丢性命。而这两日,温州人卓先生因为接触到野猫,也患上一种不常见的“猫抓病”。别小看这病,疾控中心一年也能接到几个类似病例,它可能会引发肝功能障碍、视觉障碍,严重并发症者甚至会丧命。

记者张颉颉

赶野猫手被抓伤,一月后手上腋下长多个肿块

58岁的卓先生,来苏州打工多年,近来一直在亲戚家超市帮忙。上个月16日,他看到有野猫在超市偷吃东西,就去把猫赶走。谁想右手被猫抓咬伤了几道口,之后便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他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上周身体却开始出现异样。手上、腋下等都鼓起大小不等十几个包块,“都是囊包,有球那么大,用刀子挑都不行,淋巴上一块块的。”接着身体发烧,走路也没力气,当时看病情,亲友都还以为得了什么肿瘤。他到市五院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医生确诊所患的是比较罕见的“猫抓病”。

市五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敏智介绍,“猫抓病”大多发生在被猫抓伤、咬伤、舔过之后而引发的感染症,患部以及周围的淋巴腺会变肿,时常伴随着发热症状。有时也会有伤口不红不肿、但淋巴结一下子肿胀的情况出现,在手部或腋窝最大肿块有鸡蛋那么大。症状加重的话,还会引发肝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等症状。由于潜伏期较长,很多病人不会把发病原因和猫咬联系起来。“一般来说,经过两三个月没有病变的话,可自行缓解。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很可能病情恶化,甚至会侵犯其它器官引发脊髓损伤、麻痹等,严重并发症者会丧命。”

幸运的是,卓先生就诊算及时,目前住院观察中。吴敏智说,多数情况下是采用解热镇痛药的对症疗法。在病症恶化的情况下,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猫抓病比狂犬病温和,但被抓后尽量打狂犬疫苗

“像猫抓出病的情况我们一年能遇到几例,尤其是在青少年儿童身上。”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诊疗部主管医师庞晓俊介绍,这种病平时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认识不足而“知名度”不高。他说,“猫抓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名为巴尔通体的病菌而引发。这种病菌不仅在猫身上,在狗等其他动物的爪子、口腔内也存在着,寄生在猫身上的猫跳蚤也有存在。家中饲养猫狗的,孩子玩耍时难免受伤。

有报道称,生活中的猫有10%都带有这种病菌,特别是幼猫。但该病菌对于猫是没有致病性的,所以抓人、咬人的猫身上,不会看到什么特别症状。另外,“猫抓病”和狂犬病是两种不同的病,是由不同的细菌引起,所以狂犬疫苗对此并不适用。“狂犬疫苗并不能预防“猫抓病”。但被猫等抓伤或咬伤,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为了预防更为凶险的狂犬病。”庞晓俊说,不过,“猫抓病”一般不在人际传播,市民不需要过分担心。如被猫等动物抓伤后应立即用外用消毒药处理,并定期观察局部淋巴结,必要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抗狂犬疫苗注射。

专家们提醒,“猫抓病”的初期表现为出现水疱或小的肿块,这些出现的症状容易被误判为虫咬的结果。此外,其他一些可能的症状还包括骨炎肺炎、查不出原因的长时间持续高烧等。因此,“在出现以上症状并及时就诊时,若有宠物密切接触史及抓伤史,也应及时告诉医生,便于排除其他病因”。日常预防措施主要是不要与陌生或不熟悉的猫、狗接触,尤其是儿童不要随意与猫狗耍逗。家中饲养宠物的,要做到预防消毒,不让其寄生跳蚤和扁虱等,因为这些正是感染巴尔通体病菌的媒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