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胃泌素瘤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13 18:03:39 浏览次数:1598

消化性溃疡:约90%以上病人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和症状,其特点为胃酸分泌量大,上腹痛明显,呕吐、溃疡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高,在胃次全切除术后,溃疡的复发率高,常发生吻合口溃疡,可伴食管炎和食管缩窄。轻型病人仅有轻度腹痛,缓解期较长。溃疡部位以十H指肠球部最多见,约占60%以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可高达20%,约20%溃疡位于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近端,胃溃疡少见,不到10%。患者基础胃酸分泌量往往>1.5mEq/h,过夜基础胃酸分泌量往往大于100mEq。基础胃酸排量(或浓度)与刺激后最大胃酸排量(或浓度)比值升高,>0.6,这是由于即使在基础状态中,大量胃泌、素已使胃酸分泌受到兴奋。②腹泻颇常见,可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少数病人只有腹泻而无消化性溃疡症状。多数病人每日排便不到10次,量少于1000ml。部分病人有低血钾。腹泻是由于大量酸性胃液进人空肠和小肠所引起,除水和电解质丢失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的吸收也减少。③约10%一40%病人属于第1型多内分泌腺癌病,伴多个内分泌腺受累的表现。

胃泌素瘤,即使已有转移者,发展较慢,患者死于消化性溃疡较死于肿瘤扩展者为多。全胃切除以完全消除分泌胃酸的组织,效果较好,为首选疗法。次全切除极容易复发,未能奏效。在手术时,如有可能,应争取切除胰腺肿瘤,但彻底切除甚为困难。因胃泌素瘤半数以上为恶性,约80%已有转移,良性肿瘤可为多发性的。有时肿瘤体积甚小,不易找到。如胰岛细胞位于十二指肠,而又无转移病灶,应争取手术切除。内科治疗包括制酸药、抗胆碱能药,但疗效不显著,且不能防止并发症发生。H2受体桔抗剂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治疗效果较佳,每日1.2—2.4g,可使症状消除,胃酸分泌明显减少,但肿瘤未除,胃泌素并不下降,未能根治。为控制肿瘤发展,有转移或未能切除时可用链佐星(链晚霉素)治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