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症状 管圆线虫病症状 广州管圆线虫病治疗 潜伏期 自愈
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进食生螺肉后2~5天内就会发病,常规潜伏期为5-10天,临床症状主要为急性剧烈头痛;其次为恶心、呕吐、低到中度发热及颈部强直,做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急剧升高。
据介绍,少数患者可出现面瘫及感觉异常,如麻木、烧灼感等。严重者可能瘫痪、嗜睡、昏迷,甚至因引发脑积水而死亡。
广州管圆线虫病可以预防,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肉类食品,切忌吃生的未煮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食物。专家呼吁,吃过上述食物的人,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在3~30天内尽快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关键要把好入“口”关
本报讯 近日,全国一些大媒体报道了北京市首次发生23人群体感染了一种可导致面瘫、痴呆,甚至死亡的大脑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23例病人中,重症病例5例,治愈出院3例,自愈2例,无死亡病例。该病如何传染?如何预防?记者就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付新民主任。
据付新民主任介绍,广州管圆线虫病是鼠类的肺线虫,属后圆科,寄生于肺动脉。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和东南亚地区。该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福寿螺。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带虫或虫卵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该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其幼虫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如果不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付主任说,广州管圆线虫病虽然比较罕见,但预防它关键是把好入口关。广大市民不要食用生鲜或者未经彻底加热的螺、鱼、虾、蟹和其他水产品,从事螺肉加工的工人、厨师等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果市民生吃了不熟的猪、牛、羊、鸡、鸭、兔、淡水鱼、虾、蟹等出现异常症状,如出现“三高”(高热、嗜酸细胞高、颅压高)、“三痛”(头痛、肌肉痛、皮肤刺痛)等症状时,要高度怀疑寄生虫感染可能,必须及时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