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
成骨不全症又稱「玻璃骨」,也正如病名所言,患者因先天性缺陷,而導致第一型膠原纖維病變,造成骨骼強度及耐力變差,脆弱如玻璃,經常骨折。
統計顯示,每2萬人當中,便有1人患上此病,男女比例相約,患者一般較為矮小,牙齒生長也有問題。根據遺傳基因及病情,成骨不全症可分為多型(1)。
第一型及第四型是由體染色體顯性遺傳造成,二者的差別,在於第一型患者的眼球是藍色的,部分更會有聽力障礙,而第四型的卻多數沒有,且病情較為輕微。
第二型是多型中最嚴重的,胎兒仍在母體子宮內時,已經常出現多發性骨折,且在出生前已死亡。
第三型則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多發性骨折、身材較矮小、生長遲緩、頭臉部呈三角型、藍色眼珠(但隨著年齡而漸漸變淺)。由於經常發生各種併發症,生存期較短。
目前,並沒有能治癒成骨不全症的方法。早年,有人為患者處方氟化物、抑鈣素、活性維生素V3及鈣片等,但療效成疑。近年,醫學界開始使用雙磷酸鹽化物,明顯減低骨折率,但仍須長期觀察評估。
若患者骨折,醫生會使用夾板或石膏來固定骨折位置,也會利用骨內固定物進行骨髓內固定。另外,為防止脊椎骨側彎畸型,繼而影響到心肺功能,患者可能須要接受脊椎固定手術。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