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埃博拉出血热大流行风险极低

发布日期:2014-10-07 20:51:39 浏览次数:1595

8月12日,中国科协以“科学认识埃博拉——需警惕莫恐慌”为题,举行了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与会专家指出,鉴于当前对病毒特性、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等分析,埃博拉病毒确实存在输入我国的风险,但风险极低,在大规模人群中流行的风险也极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董小平表示,就病毒特征而言,作为一类丝状RNA病毒,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为稳定,但其很容易被灭活。例如,在60℃条件下,1小时即可被“杀死”;在煮沸条件下,5分钟即可被灭活。不仅如此,其基因组也较为稳定,不宜发生病毒突变。

董小平说,接触传播是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例如直接接触患者的伤口、体液(血液、唾液等),或接触患者体液污染的环境、患者使用过且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直接接触被感染的野生动物或其尸体,食用被蝙蝠或其他野生动物咬过的水果。“正因为是接触传播,其危害性远远小于空气传播。”董小平表示,虽然该疾病的潜伏期为2天~21天,但其只在发病期内具有传播性,因此不存在隐形感染的传播风险;患者一旦发病,其严重症状很容易被识别。因此,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仍是疾病防控关键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前任所长李德新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已研制完成诊断试剂。病毒所可通过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其中,核酸检测可在患者发病后第2~3天检测到阳性结果,鉴于该方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被视为首选检测方法。作为核酸检测的一种,荧光PCR检测也是当前国际上通行的诊断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研究员向妮娟透露,目前我国已对疫情进行了严密监测和风险评估,关于埃博拉疫情的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正在进一步细化。中国疾控中心将对省级疾控机构进行防控方案培训,并协助有关部门对医务人员、质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防控培训,并将于近期开展全国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