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进入九月鼠类活动日益频繁 秋季当防出血热

发布日期:2014-10-26 15:04:42 浏览次数:1600

生活

进入九月鼠类活动日益频繁 秋季当防“血热”http://news.nen.com.cn

2007-09-18 10:48:22东北新闻网随着天气转凉,农作物开始收割,鼠类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由于市民对该病认识不足,所以导致了很多患者未能早期诊断治疗,而把出血热当成了感冒来治,耽误了病情。牟玲主任提醒市民,从秋季开始,出血热病人逐渐增加,该病病情凶险,病程多会迁延月余,即使治愈也需要严格休息至少1—3个月,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出血热鼠类是祸首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老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于亚洲、欧洲等国家。辽宁省为我国该类传染病防治重点地区之一。

我国发现了53种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主要是啮齿类,在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出血热可以通过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经由呼吸道传播,也可能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而患上出血热。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以及母婴之间也都可以传播。该病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

出血热典型症状

由于出血热波及肺、脑、肾、肝等多个系统,病变范围极广,因此,如果对早期病人不细心鉴别,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病、急腹症、肾脏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血液病等。

牟主任介绍说,出血热具有三大典型症状:发热,出血,肾功能损伤。发热是最早出现的必备症状。发热超过3天,头痛,腰痛,关节痛等明显,按感冒治疗无效,而病人出现特有的中毒症状。重者面容似酒醉貌,球结膜充血,软腭可见出血点,特别是双腋下可见条索状或搔抓样、鞭击样出血点。化验尿蛋白阳性,血小板减少,或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应高度怀疑出血热。

典型病程分五期

出血热典型病例有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患者可出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之间相互重叠。

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在病程的第4-6天,病人出现脉细弱,脉压差减少。少尿期一般于病程5-6天,患者可表现少尿倾向,较重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无尿。由于肾排泄障碍,导致氮质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失衡。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恶心腹胀,出现血压升高、心音亢进,心衰、水肿、各脏器出血等,此期的并发症最多,死亡率也最高。多尿期少尿期末,尿量逐渐增加,持续时间常为7-14天,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等症状逐渐缓解。经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0毫升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

以综合疗法为主

牟主任介绍说,出血热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发热期早期卧床休息,每日输注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低血压休克期就应该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少尿期的治疗以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为主。多尿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恢复期主要是补充营养。

由于出血热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因此,应以预防为主。该病是由鼠作为传染源的,所以防鼠灭鼠是十分关键的。同时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对于高危人群,可行疫苗注射。目前,我国研制的出血热疫苗保护率比较高,已经达到88%-94%,高危人群应该注射。

本报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