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源于管不住嘴
旋毛虫是老鼠身上寄生的。老鼠与猪分食,有时猪会吃掉老鼠发生感染,人吃了感染的猪肉就会染上旋毛虫。其他动物如猫、狗、狐狸、狼等也会感染。牛羊肉里比较少见。
旋毛虫是以虫子生虫子的方式繁殖的,出生后就会进到人体的肌肉里,发生发热、肌肉疼痛等,也可有眼睑和面部水肿、皮疹等过敏反应,其中以小腿腓肠肌触痛最明显,肌肉活检是确诊的必要手段。
这种病发生前多有用烤、涮的方式吃猪肉的历史。需要警惕的是,容易误诊为感冒、肾炎、风湿等,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并做相关的检查,方能得出明确诊断。
姜片虫是寄生在人、猪小肠内的大型吸虫,虫体吸附在小肠壁,争夺宿主营养,若感染虫数较多,虫体覆盖肠黏膜,影响宿主消化与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
预防:开展健康教育,不生吃未经刷洗过或沸水烫过的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不喝河塘内生水,不生吃淡水鱼。
通常存在于淡水鱼、虾身上,天津人爱吃一种麦穗鱼,烹的不够熟时就容易感染本病。
华枝睾吸虫是一种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的胆管系统。受感染者多无症状,可稍有食欲不振、腹胀、轻度腹泻、疲乏、肝肿大等。在儿童时期严重感染可致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绦虫病的轻重不一,有的没有任何症状及临床表现,只当大便排出节片时才被发现。亦可有消瘦、腹泻、腹痛等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的表现,偶然也可因虫子过多引起肠梗阻或肠绞痛。还有一种严重的表现,即食入的囊尾蚴并不在肠道内直接孵化为成虫,而是侵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脑内,形成脑囊虫病,临床表现类似脑膜炎、脑炎及脑肿瘤,使诊断发生困难。身体其他任何地方都可发生囊虫病,如皮下、肌肉、心、肝、肾、眼、肺等。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交通工具的发达,人口流动频繁,许多南方才有的饮食方式及食物被引进到北方,从而带来了一些原来南方才有,或者南方多发的疾病。南病北移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还有华枝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异尖线虫、姜片虫等。
通常这类疾病是通过进食生鱼片、生鱼粥、生鱼佐酒、醉虾蟹,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涮锅、烧烤的水生动植物感染的。如果抓鱼后不洗手,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或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也能使人感染。
生吃生鱼片、生鱼粥、醉虾蟹,用生鱼佐酒,采用涮或烧烤的烹调方式未彻底加热水生动植物或炊具、容器生熟不分,都会引发寄生虫病,除寄生虫外,还有甲型病毒性肝炎、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具体而言:福寿螺易引发管圆线虫病;鱼生易引发肝吸虫病和脑裂头蚴;醉虾蟹易引发肺吸虫病;喝舌胆酒易引发舌形虫。
管圆线虫病:病变是集中在脑组织,可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及颈硬等。严重者可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煮熟的“福寿螺”不会引发病症,加工加热至熟透,就可杀死隐匿其中的寄生虫的幼虫,保证食用安全。
鱼生可能引起A肝吸虫病、B脑裂头蚴表现:A:胃肠道不适、肝肿大、肝区疼痛、肝硬变甚至死亡;B:癫痫、头痛、轻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醉虾蟹可能引起肺吸虫病表现:肺吸虫若寄居在肺,患者有咳嗽、胸痛;寄居在脑,则出现癫痫、偏瘫等;寄居在肝,主要表现为肝大、肝区疼痛。
蛇胆可能引起舌形虫表现:剧烈腹痛,呕吐,消瘦。甲型病毒性肝炎容易造成甲肝传播的水产品除毛蚶、泥蚶外,还有蛤类、牡蛎、蟹等。如产地水源被甲肝病毒污染,毛蚶和牡蛎可浓缩甲肝病毒,其浓缩倍数至少达15倍以上,并且可以长期储存。
很多人在吃鱼生时,认为多蘸芥末和醋,就可杀死鱼生寄生虫。但研究表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多数寄生虫要在摄氏七十度的热水中加热一段时间才可以杀灭。
有人认为酒可以杀菌,也可以杀灭肝吸虫卵,吃醉虾、醉蟹时多喝点酒就没事了,这是非常错误的。
常见污染源除了寄生虫外,还有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工业污染,如汞、铅、砷等,多数情况下海鲜很少发生寄生虫病,但是近海的养殖虾蟹如果不新鲜可能被嗜盐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一样要蒸熟煮透,不要贪鲜。
防范寄生虫病的方式1.注意卫生部发布的“提醒公众谨防摄食生鲜水产品导致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警公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