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原发性心肌病小儿

发布日期:2014-10-07 17:38:38 浏览次数:1595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可能由多种起因作用所致。①部分病人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阶段或后遗症,但此时心肌中已难以分离出病毒或找到特异抗原,因而难以必定;②部分病人血中一切免疫球蛋白增多,也可有抗心肌抗体;③部分病人有家族性发作趋向,在肥厚性心肌病较突出;④有些病例与营养障碍相关,如缺硒可能导致心肌病变。

中医学以为,本病的发生与素体不足,复感外邪及内伤膳食,劳倦过分等有关。病机要点为气阴不足,心失所养,或瘀血阻络,水气凌心。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肾。病性多属本虚标实。

在病理上本病的基本变化为心肌肥厚、心腔扩大和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或心腔扩大使心脏增大,能够一心腔为主,也可波及多个心腔。心肌纤维化也可涉及心内膜,外观呈灰白色,病程长者可有钙化。心脏传导系统可被侵犯。心腔内尤其左心室可有附壁血栓产生。本病尚无殊效疗法,但及时对症治疗可延缓病程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病症状比较繁杂,但总以心悸乳房闷为主要现象,临证之时重在辨明病位,分清虚实缓急。若属心肺同病,多见咳喘;心肾同病则见水肿、喘促;兼见气促不得卧,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者属重症急症。

主证:心悸怔忡,心神不宁,乏力气短,眠差梦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介绍:本证由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致。神为心所主,心气不足,气弱血虚,故见心悸气短,心神不宁,眠差梦多。气血亏虚,肢体失于充养,故见乏力。

主证:动则心悸,咳喘气急烦躁不安头晕眼花盗汗乏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

介绍:本证由心肺同病,气阴两亏所致。气阴俱亏,阴不制阳,虚火上炎,肺失清肃,故见咳喘气急。扰动心火,故见心悸而烦。阳盛于上,故见头晕耳鸣。

主证:乳房闷不舒,乳房痛心悸,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结代。

介绍:本证由心阳不振或外感六淫,血行不畅,心脉痹阻所致。血脉瘀阻,心气被抑,乳房阳不振,故见乳房痛乳房闷。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

主证:怔忡心悸,头晕眼花,形寒肢冷,自汗,浮肿,面色huang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介绍:本证由心肾阳虚,水邪上泛所致。心肾阳亏,则下焦水寒,水气上凌于心,故见怔忡心悸。水邪上犯清阳,故见头晕眼花。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末,故见形寒肢冷。阳虚不敛心液,故见自汗。

主证:极度喘促或呼吸微弱,倚息不得卧,烦躁不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微或脉微欲绝。

介绍:本证由心阳暴脱,宗气大泄所致。心阳欲脱,心气耗散,故见喘促,呼吸微弱。心液外泄,故见大汗淋漓。心阳不振,血脉痹阻,故见口唇青紫。

2.除外另外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继发性及地方性心肌病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可能。

3.具有下列各项中至少一项:①心脏增大,尤其是X射线诊断心影呈球形增大而无另外理由可寻者;②充血心力衰竭,未能发现另外心脏病者;③心电图示ST段和T波改变,或有各种心律变态,而无另外理由可解释者;④有昏厥发作,伴随有心脏增大,而无另外理由者;⑤体或肺循环动脉栓塞,无另外理由可解释者。

(九省心肌炎协作组修订小儿原发性心肌病判断依据中华儿科杂志1981:19(1):62)

症状:原发性心肌病在临床以心悸,气急,乳房闷,乏力,浮肿,甚至晕厥,心律变态为主要特点。

电判断:心电图:发生ST-T改变及各种心律变态。扩张性及肥厚性心肌病常现象为左心室肥厚,限制性心肌病通常右心室肥厚心电图改变。肥厚性心肌病Ⅱ、Ⅲ、avF导联及左侧乳房前导联常发生不正常Q波。

影象判断:超声心动图:扩张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示各心室腔分明扩大,以左室为主,二尖瓣幅度普遍减低,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分明减低。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1.3~1.5:1,可作为重要判断依据。限制性心肌病部分患儿可显示心室腔缩小、心室壁增厚。

1.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此症2/3患儿的发作年龄在1岁以内,以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现象,查体心界扩大但杂音不分明,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室心内膜反光增强,一般无栓塞现象。

2.心包积液:临床现象有时与心肌病易混淆,但此症常发生奇脉,心电图显示低电压,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有液性暗。

3.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现象类似限制性心肌病。有急性心包炎病史,乳房部X线可见心包钙化,超声心动图或核磁共振显示心包增厚,必要时应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

4.主动脉缩窄:有头晕或晕厥的现象,易与肥厚性心肌病相混。四肢血压的测定十分重要,常现象为上肢动脉搏动强,血压高,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低

祖国医学典籍对本病之症状、病机等早有记载。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水衰火旺,心乳房躁动,谓之怔忡”。文中不仅提出了怔忡之病名,且概括了怔忡之发作起因,对后代医家颇有启迪。

以上是专家对“原发性心肌病小儿”的介绍,专家解释说患者在发病后切忌贻误治疗时机,应前往正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有时症状就是相对一段时间过后,病情明显加重,经诊断后却发现早已贻误*佳治疗时机,因此也增大了治疗难度,所以说一旦有了疾病征兆应该尽早进行治疗。

(编辑: 勇宁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