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指心瓣膜的黏液样导致房室瓣于收缩期脱垂入心房,半月瓣于舒张期脱垂入心室流出道,伴或不伴瓣膜封闭不全的一种退行性非特异性非炎症性心脏瓣膜病。这种黏液样可引发多瓣膜脱垂,临床上以二尖瓣脱垂最多见,主动脉瓣脱垂和三尖瓣脱垂次之,肺动脉瓣脱垂罕见。本病及其并发症(腱索断裂)是导致瓣膜反流的通常理由,重者需要外科干预。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由如何导致的?
(一)发作理由
中青年病人多继发于马方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结缔组织疾病。一组47例病人及其179位一级支属研究表明,本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基因表达的重要起因。近来以为老年黏液样心瓣膜病是一种随增龄而发生的退行性、非特异性、非炎症性传播疾病变,属于一种原发性改变。其发病的主因尚不清楚,是老年人二尖瓣脱垂的主要理由,最多见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
推荐导读 >> 心脏黏液瘤
(二)发作机制
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瓣膜和腱索的黏液样,主要累及二尖瓣的后叶,其次是三尖瓣的前叶及主动脉瓣的右冠瓣。外观病变瓣叶类似于一部降落伞,外表呈珍珠样白色不透明状,切开瓣叶可见分明的黏液样,以腱索附着瓣叶处最分明。眼前以为这种黏液样物质是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酸性黏多糖。瓣膜黏液样后,其海绵层黏液样物质分明增多,使瓣叶体积增大,产生过长、过宽、过厚的大瓣膜,有时二尖瓣后叶可增至前叶的2倍;而瓣叶的纤维层萎缩变薄,其连续性中断,或被黏液样物质所取代,整个瓣叶因失去支架作用而呈松软状态,有松软瓣膜综合征(Floppyvalvesyndrome)之称。瓣叶黏液样向下扩展到腱索,使其长度增长、强度减弱、轻易断裂。瓣环也因同样病变而影响正常收缩力。注意室收缩时,在压力作用下,过大的二尖瓣或三尖瓣向心房膨隆或翻转,若伴随伴有腱索变长、牵拉力减弱,引发二尖瓣或三尖瓣脱垂加重。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向左室流出道膨隆或翻转,引发主动脉瓣脱垂,20%~75%的病人发生主动脉瓣封闭不全。黏液样的瓣叶可发生溃疡和非被传染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易导致被传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裂可导致急性瓣膜封闭不全,引发顽固性心衰和死亡。心瓣膜黏液样因血管和炎性细胞缺如、且无钙化,有别于风湿性心瓣膜炎。
以上是专家对“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的介绍,专家解释说患者在发病后切忌贻误治疗时机,应前往正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有时症状就是相对一段时间过后,病情明显加重,经诊断后却发现早已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也增大了治疗难度,所以说一旦有了疾病征兆应该尽早进行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