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性药物中毒处理原则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是立即治疗,否则将失去宝贵的抢救机会。在毒物性质未明时,在家可按以下两步处理:1、使患儿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患儿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2、催吐。适用于年龄较大、神志清醒和合作的患儿,可用手指、筷子、压舌板等物体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呕吐。
明确药物性质后医院会分类处理:如:1、水杨酸盐类中毒,以5%碳酸氢钠洗胃,5%碳酸氢钠静滴碱化尿液。2、巴比妥类及苯二氮革类中毒,以1∶5000高锰酸钾洗胃,并以纳洛酮肌注,4-6小时后可重复1次,直至神志转清。3、氨茶碱类中毒,则反复以1∶5000高锰酸钾洗胃,导泻,洗胃后胃管内注入活性炭,严重者可给予透析治疗。4、麻黄碱类中毒,肌注氯丙嗪。5、乙醇中毒,用温开水或2%碳酸氢钠洗胃,静注高渗葡萄糖。6、氯丙嗪类中毒,以1∶5000高锰酸钾反复洗胃,导泻,洗胃后可胃管内注入活性炭,重者可予透析治疗。7、阿片类口服中毒者,可予1∶5000高锰酸钾或活性炭悬液洗胃,纳洛酮肌注或静注,数分钟后可重复应用。8、颠茄类,以1∶5000高锰酸钾洗胃,硫酸镁导泻,应用毛果芸香碱,直至瞳孔缩小。惊厥者给予地西泮(安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注意呼吸支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