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语吮痈舐痔解读与联想
“吮痈舐痔”四个字,似医学名词,像是古人关于疮、痔、痈、瘘、疖的说法。不,乃人生之说,是指为人之道,看看以下故事就明白了。
古代宋国有一个名字“曹商”者,原本地位底下,编草鞋维持一家温饱,做人谦虚谨慎、循规蹈矩。
因善逢迎得到官员赏识皇帝的信任,捞得出使的差使。他赴秦后靠马屁手段如鱼得水,博得秦王欢心,赐给马车百乘,变得大富大贵、名声鹊起。
于是,小人得志、得意忘形,以为已经一身光环,加入了上流社会,从此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到处摆脸。
一天遇庄子,也哼哼哈哈摆起谱说:“我虽曾以编麻鞋为生,官员喜欢我,皇帝器重我派出使秦国,秦王又把我当成贵客,赐我百乘之车。”
不料,庄子答道:“听说秦王有病召医生,许诺吮去其疖子脓血赐车一乘,舐其痔者赐车五乘。莫非你一而再再而三‘吮痈舐痔’,所以赏赐与你百乘之多?” 说得曹赧然而去。
我想象中,庄子可能一副不肖与爱理不理相,耷拉着眼皮眼睫毛不动,良久,才鄙夷突兀的说那么一句。
庄子不一定真听信吮痈舐痔的“小道消息”,他是瞧不起曹得意轻狂,于是存心贬他吧。
古今中外不少突然暴富、出名,甚至飞黄腾达者,曹商只是其一。可惜被人家挖苦,看成吮痈舐痔的下三滥之徒,溜须拍马之辈。
为什么有人瞧不起“曹商”,因为他品德卑下,为了出人头地不惜丢去自己的人格、品德、名声,一旦有了地位又轻狂。
另一故事。汉文帝一天梦中登天上不去,一扎黄头巾的人推他一把才上去了。他不忘黄头郎帮他那一把,下诏寻找。果然找到他梦中模样那人,名字叫“邓通”。
文帝召邓通进宫,十分恩宠,加官进爵至上大夫。邓通没才学,文帝便找人给相面,相士说邓通将“饥寒交迫而亡”。
文帝为保邓通永远富贵,把蜀郡的铜山赏给他,许他铸造“邓通币”,成就了他大富大贵。
后,汉文帝生股疮,邓通报皇恩亲为吮吸脓血。不料他的忠心夺了文帝对太子的欢心。太子醋意大发,文帝一断气他一继位,便免了邓通的官职。
不久又有人告发,邓通被查办,没收全部家产,果中国相士所言,落得个饥寒交迫而亡。
吴王生病久治不愈,一天范蠡观吴王气色不久能病愈便设计谋。勾践从其计慌称善医,为吴王望闻问切,亲尝吴王的粪便后说:看粪便,味苦且酸,要不多天就能病愈,果然。
吴王感其尝粪便之忠心,放勾践归,二十年后勾践起兵消灭吴国报了仇。
吮痈、舐痔、尝粪便等如果为求生,能够理解,即便欲望所促使,为了往上爬与升官发财,也可以被谅解,能称做无可奈何、情有可原,虽是小人伎俩,不算是最可恶的。
曹商为摆脱编草鞋的艰苦,与低下的地位,本是未可厚非。变成了马车百乘的大富大贵以后,如果仍然安分守已,不是为非作歹,也不算太可恶,会被原谅。可恶的是爬上高官后,小人得志洋洋得意,处处摆脸作威作福,目空一切眼睛长到脑门子上,就反被人瞧不起。
邓通则是出于感恩戴德。他心甘情愿报答主子并不为过,甚至还可以赞其知恩报恩的人,精神可佳。
勾践逃出牢笼为报仇雪恨,他的作为也容易被接受,还能褒之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最可恶的是爬上去以后作威作福,千方百计的剥削压迫掠夺弱势群体,比旧日的剥削压迫者还恶、还狠、还残忍,甚至草菅人人命、滥杀无辜
现代已没有吮痈、舐痔、尝粪便这样下三滥的人,医学技术发展了,治疮、痔、痈、瘘、疖很方便,嘴巴吸、舌头舔的马屁精没了用武之地,没有了他们献殷勤与建功立业机会,想吮痈、舐痔、尝粪,说不定爷们还嫌他们的嘴巴不干净呢。
然而逢迎拍马并没绝迹,传说甚多,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信,一大半可信度还是有的。
比如提生日蛋糕在门外久不得入,比如为主子倒洗脸水和洗脚水,比如伺候其二奶,比如讨好主子的儿孙……故事层不出穷啊。
小小不言、不值一提。特多的是拉皮条、献美女,把自己相好送到顶头上司床上,给他们国外的二奶买花园洋楼,保障他们的高消费……
吮痈、舐痔、尝粪便仅是个人的荣或损,了不起失去个人名声,在缺乏技术设备的情急之中,甚至还是治病救人的壮举,被称赞呢。
我走五七光辉道路年代,“五七大军”就有一战士为痰堵塞者嘴对嘴的吸,救人于危险中而名噪一时,后来选为“五七大军”先进战士。
那缺德的新招,可是要花费百姓血汗钱,要损了国家与百姓,且败坏优良民族道德传统,糟蹋国家与政府的声誉啊。
表面看不似吮痈、舐痔、尝粪便那般丢脸,其实丑恶十倍百倍、千倍万倍,要被千夫所指、万民唾骂,连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不齿的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