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应警惕巨细胞病毒感染
虽然巨细胞病毒并不是什么新发现的病毒,但过去人们对它并不是很重视。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测手段的不断升级,巨细胞病毒检出的阳性率大大提高,人们这才发现,很多患儿的肺炎和其他疾病原来竟然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
辰辰刚刚2个月大,白白胖胖招人喜欢。可前几天,孩子突然开始发烧、咳嗽、气喘,送到附近医院一看,医生诊断说是肺炎;但用青霉素、止喘化痰药等治疗了一周后,孩子的病情却一点不见好转,反倒喘得更厉害了。父母赶紧把孩子抱到沈阳市儿童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听了病史叙述,给孩子做了详细检查,确诊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根找到了,就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了。在更换了抗病毒药物后,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
巨细胞病毒感染很普遍
巨细胞病毒属DNA病毒大类中的疱疹病毒科,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普遍。相关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水准中上的人群中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率(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在体内能查到抗体的比率)可达40%-60%,而在经济水准较低的人群中则超过80%。在我国,80%的幼儿在3岁前都被感染,到成人期则几乎所有的人群均已被感染。
吴主任介绍,大多数人在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并没有什么症状,但是一些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如胎儿和新生儿、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等,一旦感染该病毒则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病变。据悉,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病房,每年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都有四、五百例,能占到1岁以内内科住院患者的1/4还多。
传播途径有三种
巨细胞病毒的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他们可长期或间歇地自唾液、精液、尿液、乳液、血液和子宫颈分泌物中排出病毒。
孩子受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传播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母亲传染给孩子,主要是宫内传播,经产道传播和母乳传播;第二种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家庭内传播和集体内传播;第三种是医源性传播。有统计数据显示,由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孕妇所造成的新生儿感染率高达23%,而围产期(母孕28周到孩子出生后7天这段时间)感染比宫内感染的百分率更高,有报道称约13%母亲的初乳和乳汁中有病毒排出。
吴主任表示,这种病毒一旦进入体内,可存活在孩子的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尿液等,还可能损伤体内的任何细胞,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从而导致孩子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颅内钙化、脑积水、脑瘫、视神经萎缩等。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情严重时甚至能致人死亡。
孕前检查别忽视
“事实上,检测是不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十分简易,只要到医院进行血检、尿检就能查得出。”吴秀清主任说,为了让孩子能健康成长,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就得从孕前检查做起。产后一旦发现母亲感染了巨细胞病毒,而孩子尚未被感染,则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
此外,吴主任还指出,由于巨细胞病毒不稳定,易被脂溶剂、低pH、热、紫外线照射灭活,因此有婴幼儿的家庭屋内最好经常通风换气,多让阳光照射,还可常用清醋熏蒸消毒,孩子的食物应在充分加热后食用。本报记者杨主格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