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预防感染艾滋病的知识你要懂
今天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11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报称,过去10年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青少年人数增加了33%,2012年全世界10到19岁的青少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210万。今日,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和患有艾滋病的病人打交道,或是身边的亲朋之一患上了艾滋病,你会有什么反应?是继续和他们一起吃饭、生活,还是放弃他们?别急着做出选择,先来听一听这三个人的不同经历。
牛牛(化名)做了近三年的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后,谈起这份工作时他感触颇深:“艾滋就是一种慢性病,握手、吃饭都不会传染,即便是很简单,仍有很多人不知道。”
读大学时,一次偶然机会,牛牛认识了一名防艾志愿者。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后,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加入防艾志愿者的队伍。起初,牛牛担心父母不了解,就瞒着家人偷偷前往医院做志愿服务。大约半年后,父亲听亲戚说看到牛牛从医院里走出来,担心是不是有什么疾病。在父母的一再盘问下,牛牛才坦白了一切。
第一次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牛牛说那一刻他的心在狂跳不已。而患者则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人,他感觉得到牛牛跟他讲话时在发抖。后来牛牛深吸几口气,没有犹豫将自己的手轻轻拍打着患者的手背,患者这才放松对他的戒备。经过一段时间交流,这名患者身体状况好转,出院回家后还一直跟牛牛联系,两人逐渐成了好友。这个事情让牛牛印象颇深,他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放弃艾滋病患者。
“我也曾多次告诉亲朋好友,只是去做心理辅导和一些琐碎的工作,不会被传染的。”牛牛多次说服父母和身边的好友,但效果不明显。三年来,他的亲朋都是持着“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尽管如此,牛牛仍感觉家人还是在支持他:“比如,我每次做完志愿者回家,家人都会主动煮好饭菜,事情虽小但却让我感到温暖。”
和小肖(化名)聊天时,她总是不自觉地低头,眼神闪躲,声音很小。聊到一半,小肖用一种低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了一句:“我的家人曾经放弃过我。”
曾经的小肖挺贪玩,性格也很活泼。两年前,当一纸确诊艾滋病诊断书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感觉世界快要坍塌了。“父母虽然没说什么,但看我那种异样的眼神就说明了一切。”随着免疫力下降,小肖发起了高烧,身体开始流脓。父母把她送到医院时,她陷入了昏迷状态,被送去抢救。从生死线抢救回来的小肖,一次无意中听到病房里的人说起,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父母对医护人员说可以放弃。
这句话对小肖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让她跌入了痛苦的深渊。后来出院回家时,每次吃饭家人会多准备一双筷子给她,其他兄弟姐妹也不愿和她多说话。“现在性格变成这样也是受了影响的,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小肖说,尽管现在治疗艾滋病的技术已经很发达,但依然有不少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艾滋病患者,对患者的歧视和不理解仍是家常便饭。
“90后”的南宁市第四医院感染科的护士小方,工作已有一年半。得知女儿毕业后选择去感染科和艾滋病人打交道后,小方的父母只说了一句:“顺其自然吧。”
第一次面临毒瘾发作的病人、第一次看到绝望的病人……小方说其实她也会害怕和挣扎,甚至还躲在了护长的背后。护长鼓励她一定要去帮病人打针,迈过心理那道坎,小方才渐渐上手。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一天,小方为病人拿留置针出来时,由于病人挣扎,针头扎到小方的皮肤,她遇到了职业暴露。经过紧急处理和观察后,小方虽然没有感染上艾滋病,但她依然不敢告诉家里,“因为怕家人担心。”
按医院规定,入职前三年,护士要在不同的科室上班。看到艾滋病人同时忍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小方打定主意决定留在感染科工作。当小方谈到男朋友时,脸上逐渐绽放出笑容。她说,男朋友支持她留在感染科做护士。“不过,男朋友的家人还是有些反对,希望我能转到其他科室。”
昨天,记者以“假如亲朋患上艾滋病,你会怎样?”为题,在网络上向市民发问,一起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观点。
●“以前该怎样就怎样,不会刻意去改变什么。因为我知道艾滋病传染的三种途径,只要注意点就行。”——小陆(海外读研究生)
●“我会选择和他们一起正常生活、吃饭,因为我知道艾滋病不会轻易被传染。我希望也能和他们一起聊天、握手,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覃晨(大一学生)
●“假如让我选择,我会坚定地选择和他们一起吃饭、生活,理由就一个:因为是亲朋好友。”——李小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我的第一反应是继续和他们过正常的生活,但是仔细一想,觉得心里还是有点别扭。在吃饭等细节上我暂时还做不到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只能说尽力保持原状。”——黄先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孩子生病了就让她接受治疗吧。当时她连饭都吃不下,我们就掰开她的嘴,一点一滴喂下去,没考虑那么多。”——患者小丽的父母说
小丽(化名)被发现患上艾滋病时,只有6岁,然而父母都是健康的。医生怀疑小丽可能在外面玩耍时,不小心接触到有艾滋病病毒的针头。小丽的父母没有任何抱怨,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陪着小丽走到生命最后的一刻。
●“说实话,当时知道儿子患病的时候,我感觉像被雷劈了一样。后来儿子向我坦白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身边的亲朋也在劝我,我才慢慢转变心态。他出院以后,我们也在一起生活。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是孩子的错,心里还是舍不得他受累。”——患者小邓的母亲说
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感染科科室里,母亲无微不至照顾孩子的场面是非常常见的。虽然话不多,但是总能感受到他们对亲人的坚持和照顾。小邓的妈妈就是其中一位,小邓住院期间,她和孩子同吃同住,帮儿子洗澡擦身,事无巨细。
●“得知她患上艾滋病后,身边的朋友都远离了她。住院到现在,也没人来看过她。”——患者小花的哥哥说
小花(化名)患病前,曾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闲散人员。当被诊断出患病后,只有家人在照顾她,之前一起玩得疯的朋友却再也没出现过。“无所谓了,我也不希望见到他们。”小花说。
1996年,南宁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截至目前,南宁市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超过一万人,死亡超过两千人。南宁防艾工作成绩相当不错,疫情上升速度已经得到控制。尽管如此,艾滋病疫情还是十分严重,因为艾滋病已经由吸毒共用针具转变为性传播为主,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自2011年起,市、县(区)财政分别按照常住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将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加大艾滋病防治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同时将政府补助资金的补助项目范围扩大至所有艾滋病防治项目,同时,为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减免阳性产妇部分住院费用等。此外,南宁也逐年加大在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方面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010年,广西开始实施为期5年的防艾攻坚工程,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艾滋病防控规范化体系。随着广西艾滋病县乡村三级防控网络的逐步建成以及各项防艾工作的推开,广西艾滋病新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报告当年死亡数、性病报告发病数、梅毒报告发病数都出现下降,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染源跟踪管理率、艾滋病病人治疗率明显提高。2012年来,广西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首次出现增速放缓,防艾攻坚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网址